![](https://img.haomeiwen.com/i42604/596cf5d30533f657.png)
近期在读阅读《刻意学习》这本书,领悟到一个小小的道理。
就是要设置一个『跳起能够得到的目标』。
人脑有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分别对应人对某一事物的熟悉程度。
目标的设置最好是落在『学习区』,就是具备一定的熟悉度,但是还没有足够掌握,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努力达成目标。
生活中有很多变种,类似这个道理。
『他乡遇故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说,两个人的关系,可能在家乡属于舒适区,在他乡就属于学习区了,因此激发出了更热烈的情感。
第一次遇到英文前缀『mal』,有意识的查词典大概了解到是『不好的』意思,在之后的一篇随意的阅读中,遇到了单词『malformat』,很显然,这个单词含义就是『格式有问题』。从此以后,这个前缀,就从恐慌区,转换成『学习区』了。
人的记忆分两部分,一个是存储强度,一个是提取强度,两者是负相关的。在学习区更像是,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处在了某种平衡的状态。
一个人觉得一件东西很美,一般情况下,是对这件东西比较熟悉。如果是喜欢某样东西,那么除了熟悉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不在舒适区的东西,一些意外的惊喜,类似刺激到了人的学习区。
在写作中,有一条规律,大概意思就是故事要在情理之中,也要在意料之外。说的就是让人喜欢的根本原因。
其实一个人即使跳槽的话,也要跳出舒适区到学习区,但是不能跳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到恐慌区。可以在新环境下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岗位,人需要跳槽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
让自己能够持续前进,设置一个跳起能够得到的目标,是一个有效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