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剑法”是金庸《书剑恩仇录》中霍青桐所使用的天山派的剑法绝技。天山派剑术的绝诣,所以叫做“三分”,乃因这路剑术中每一手都只使到三分之一为止,敌人刚要招架,剑法已变。一招之中蕴涵三招,最为繁复狠辣。这路剑术并无守势,全是进攻杀着,要旨在以快打慢,以变扰敌。这三分剑术正暗含了人物的许多特征,象征了人物的命运。
霍青桐是个奇女子,她身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子的气概,果断、勇敢、智慧,面对敌人的十万大军沉着应战,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她又是一个悲情的女子,她与陈家洛相识在先,却因为种种误会而没有进一步发展,正当她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之时,却悲哀的发现,自己的心上人已经和自己的妹妹定下了山盟海誓,可怜如她,只能选择黯然神伤的退出。
霍青桐连刺三剑,都被李沅芷化解了开去,不由得心头焦躁。原来他们查知本族这部《可兰经》,便是由兆惠托了镇远镖局护送前拄北京,众镖头严密守护的红布包袱,定然便是圣经的所在。镖行中人武功不弱,明抢硬夺,未必能成,霍青桐于是设计在乌金峡口埋伏,本拟出其不意的一击成功,夺了圣经便即逃返回部,哪知半路里杀出这少年来作梗。霍青桐眼见时机稍纵即逝,不愿恋战,突然剑法一变,施展天山派绝技“三分剑术”,数招之间已将李沅芷逼得连连倒退。
李沅芷见黄衫女郎一剑“冰河倒泻”直刺过来,当即剑尖向上,想以“朝天一柱香”格开,哪知对方这招并未使足,刺到离身两尺之处已变为“千里流沙”,直刺变为横砍,心中一惊,剑锋争转,护住中路。说也奇怪,对方横砍之势看来劲道十足,剑锋将到未到之际突然变为“风卷长草”,向下猛削左腿。李沅芷疾退一步,堪堪避开。霍青桐一招“举火燎天”,自下而上,刺向左肩。李沅芷待得招架,对方又已变为“雪中奇莲”。只见她每一招都如箭在弦,虽然含劲不发,却都蕴着极大危机。
在小说中,金大侠为霍青桐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剑术——天山派的剑法绝技三分剑术,而这三分剑术正暗含了这个人物的许多特征,象征了人物的命运。小说里她在第一回中就施展了这套剑术,让初出茅庐的李沅芷一时无法招架,根据解释,这三分剑术的特点在于“这套剑术每一手都使到三分之一为止,敌人刚要招架,剑法已变,一招之中蕴涵三招,最为繁复狠辣,这路剑术并无守势,全是进攻的杀着。”这一招剑术要分为三招,自然没有一招能够使出全力,快固然快,但倘若人的感情也是象这三分剑术一样,只使三分之一,想来便失之于浅薄。就霍青桐而言,她和陈家洛的感情之所以没有延续下去,一方面固然有陈家洛的变心,但霍青桐自身的遮掩和后来的选择,也是造成如此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三分剑术,既是霍青桐引以为豪的绝技,却也是她不幸结局的一种象征性的根源。
霍青桐“三分剑术”要旨在以快打慢,以变扰敌,但陆菲青并不跟着她迅速的剑法应招变式,数合之后,主客之势即已倒置。霍青桐迭遇险招,知道对方是前辈高手,心下怯了,连使“大漠孤烟”、“平沙落雁“两招,凌厉进攻,待对方举剑挡格,转身欲退。哪知对方剑招连绵不断,粘上了就休想离开,霍青桐暗暗叫苦,只得打起精神厮拚。
关明梅长剑出手,加入战团,一招“朔风狂啸”,向滕一雷后心刺去,滕一雷回过铜人一挡,关明梅不等剑招使老,早已变招,刷刷刷三剑,快如电闪。滕一雷没到过西北,不知“三分剑术”的招数,心中惊疑,暗想这瘦瘦小小的老太婆怎地剑法如此凌厉,只得守紧门户,静以待变。关明梅连刺八剑,一剑快似一剑,那是“三分剑术”中的绝招,称为“穆王八骏饮瑶池”,但见滕一雷虽然手忙脚乱,还是奋力挡住,也暗赞他了得。
两人又斗数十招。陈正德使出“三分剑术”中的绝招,虚虚实实,变幻莫测。无尘展开“追魂夺命剑法”,七十二路正变中包藏八十一路奇变。只见陈正德一剑“冰河开冻”,向无尘右臂直劈下来。无尘向左侧让,陈正德长剑突然上撩,“夜半烽烟”,迅捷绝伦。哪知无尘没了左臂,这时反占便宜,喝道:“好剑法!”一剑“孟婆灌汤”,直刺敌喉。
这剑法本质被看透了就威力大减,不着道就难搞了,这套剑法的高深用法应该是虚实相生,真假相掺,时而三分,时而十分,时快时慢,这才是难防的。
陈家洛心中一动,他知道天山双鹰秃鹫陈正德、雪雕关明梅是回疆武林前辈,和他师父天池怪侠素有嫌隙,虽不成仇,但尽量避不见面,久闻天山派“三分剑术”自成一家,倒要留心一观。凝神望去,见那黄衫女郎剑光霍霍,攻势凌厉,然而阎世章双轮展开,也尽自抵敌得住。众回人呐喊助威,有数人渐渐逼近,要想加入战团。
这套剑术在中原比较少见,应该是天山或者西域的一些剑法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