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语静读活动虽已结束,但其魅力和气息犹在。循着《未来课程想象力》这本书上编课程案例的分析,继续阅读中编“探寻教师职业新的可能”,寻找课程优化的路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课程一直以“学科科目”这样的定义存在于我的理解认知领域。直到几年前,才由两个字的“课程”一词延伸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新词语,让我对“课程”又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些肤浅的课程观念,借助学校给予的平台,慢慢接触了“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建设” 这些词语。虽然做了这些,但至今不敢也不能对课程有非常清晰和透彻的理解,真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懵懂感知。
课程就像盆景,只有持续呵护、照料、修剪,才更能生发出它最真最美的一面。当刚开始遇到《未来课程想象力》这本书时,以为自己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知音,以为可以从中直接拿取应用。读完上编,才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都是隐性的,要靠自己从文字中去梳理、思考、提炼,而非显性。我是一个做事不担心别人看法的简单人,读完本书的中编,针对课程优化的路径,梳理出了以下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1.厘清现状,量力而行
工作中的我承担了三种角色:语文教师、班主任、学校德育工作者。近两年来,我由学科课程领域逐步跨向了德育课程领域。常言说,德育是一壶煮不开的水,任何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都难言轻松。我校目前有60多个教学班,近200名教职员工。曾经一度,我被困在课程开发和设计的茫然狭小的空间中,担心、窘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一直想找到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快乐、健康、阳光、上进、善思、会学、巧做的小公民的课程。
学校的定位是办一所具有国际化公民的中国式学校,所以特别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交往礼仪和公民意识,既注重文化知识和自主发展,还做到了重视社会参与性。基于我校办学经验的年轻化和庞大的教学班级规模,要最大化地实现我校的育人目标,无疑课程是学校最好的建设者。
止语静读,读了再说(五)2.定位要准,目标要清
我们用课程来致力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得遵循对课程影响最大的四种哲学思想: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
永恒主义强调的是不变的绝对的价值观,颂扬传统文化,主张培养有理想的人。因此,我们的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可以做“传统文化的主题课程”,在学校大课程背景的设置下做年级课程和班级课程,比如开展读经典、诵经典、唱经典等活动。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还开发了“天府文化主题课程”,立足于“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进行理想教育。
要素主义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主张培养有能力的人。对于这一点,我们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等主题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在活动中育人,在体验中育人。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被文字内容困扰的答案,去创生思想、锻炼意志。
进步主义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强调课程的实体性。上学期,我们第一次尝试“毕业生课程”,其中有一项课程内容是请六年级学生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和实施游园活动。他们需要针对不同年段的学弟学妹设计游园项目,考虑其合理性。同时,他们还要进行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分工合作,安全文明,事无巨细,成年人需要做到的他们都要做到。“最了解儿童的永远是他们自己!”那次的课程非常成功,全校三千余名学生分时段有序参加活动,没有一例纠纷发生,深受大家的欢迎。这种思想下建设的课程,除了给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主动参与的机会,还可以鼓励教师成为学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团结的引导者。
社会改造主义强调教育要担负改善和重建社会的责任,教育要促进社会变革,教育平权、文化多元主义,国际理解和未来主义。我们一直开设了“国际理解教育主题课程”,每月一个主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亲子阅读、主题班会等形式在进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寻找自己在国际理解中的定位。
止语静读,读了再说(五)3.理性对待,不言放弃
徐莉老师讲:“作为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要有足够的专业智慧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混乱,千万不要在轰轰烈烈中迷失,放弃过往的教学经验,抛弃原来的改革成果。”
是的,在做课程的过程中,会遇上很多“自上而下”的要求,我们需要把国家政策和本土实际相结合,好的要保持,不好的要改进,没做到的要增加,积极换脑,千万别固步自封、原地不动。比如现在提得最热的“核心素养”,我们的课程里本来就有一些体现,只是不够清晰和全面。在未来课程的改革中,可以覆盖原本就已经做过的,坚持部分做得好的,不要将一切推倒重来。文中徐老师指出,目前学校探索出课程整体优化的三条路径,分别是学科重建、学科综合和自主设计,这三条路径将散碎的课程开发,主要是课例研发放到学校课程整体图景中去考量,避免不是为了开课而开课,或者开课后不知道上什么好。
4.认清自己,转变身份
现代学校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做课程不是少数人的事情,所有的老师都要学会从一个消极的课程产品消费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课程产品生产者。曾经一提到“课程”二字,我就莫名的排斥、埋怨:“我一个做老师的,哪里懂得课程研究嘛,哪里教科研工作者的事情。”可是一经实践,才发现课程原来并不是尖端科学,“实践—总结—再实践”+学习交流,于是对课程就有了亲切感,甚至成为了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因素。
因此,作为课程工作者来说,要寻求中间区域,既不过分强调学科,也不过分强调学生,既不过分强调认知发展,也不过分强调社会心理的发展,既不强调卓越,也不过分强调平衡。一半朴实,一半收获;一半行走,一半思考!
止语静读,读了再说(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