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津(ICF认证教练、UGDlab创始人、前京东金融用户体验总监)我有个多年不联系的老朋友,他跟很多人一样,喜欢玩“王者荣耀”,他的水平非常一般,只会玩三个最基本的英雄,分别是庄周、小乔、安琪拉。
Coach8教练平台有最新ICF官方资讯,更有来自企业教练、人生教练的应用分享,关注我的知乎号获得信息推送。
可是,他很快就打上了“王者”段位,反观我身边不少厉害的人,都比他速度要慢的多。
当年我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就去请教他。
他说:一开始他跟大部分人一样,一赢了就忍不住乘胜追击,输了就赌气要赢回来,心态崩了以后怎么玩怎么输,不仅不升星还掉星,越玩段位越低。
后来他就给自己立了个死规矩:一天最多只升一颗星(相当于净赢一场),只要赢一颗星了就说什么都不玩了。
靠着这种“神奇”的毅力,他很快就达到了最高段位。
01“努力”让自己不前进(Learn to Stop)
朋友的这个方法让我陷入了沉思,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要想达成一个目标,就要拼命努力,孜孜不倦,但没想到“努力”让自己不前进,反而是前进最快的方式。
因为当我们努力向前追赶的时候,可能正是我们“急功近利”“急火攻心”的时候,我发现一旦带着这种心态,做什么都不会有好结果。
去年我做自由职业的时候,上了一个老师的时间管理课。这门课在网上非常受欢迎,口碑也特别好。
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每天给自己做细致的时间规划,结果完成的事情比平时多了很多,做完了也的确有成就感。
那段时间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不再那么“浑浑噩噩”。我像是一个不能停歇的陀螺,拼命要求自己做尽可能多的事情,不再浪费一分一秒。
一个多月以后,我整个人都“崩”了,每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躺平”。如果把休息的时间也算进去,我在那段时间做的事情其实还不如以前多。
02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Play for Safety)
上学的时候,我最痛恨的就是长跑。
体育老师说,匀速跑是最快的,不要一上来就冲刺,这样很快就没体力了。全程尽量保持稳定的速度,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当然,每个人的“匀速”是不同的,跑得快的人的“匀速”也许相当于我的全力冲刺。如果我一上来就跟他们一样保持“匀速”,那我就被拖垮了。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想要不被他人影响,掌握好自己的速度何其困难。
体育老师很聪明,他看我跑的太慢,考试的时候就把我安排到了另一个班级里,没想到我在这里居然能排到中上游,结果我毫无压力的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
这段经历也让我发现,与其和高手扎堆,不如寻找和自己“同频”的人。
和“同频”的人在一起,你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被高手打击到怀疑人生。
03“匀速”人生更加高效(Learn to give up)
这几个故事总结下来,就是我们要在适合自己的团体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匀速完成。这样才能实现最高效的人生。
当然,所谓的“匀速”,并不是说从出生到老年都保持一个速度不变,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节奏保持相对的匀速。比如:年轻人精力旺盛,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中年人体力下降,但是更加智慧通透。
所以,人生的上半场,重点在于选择“做”什么,而到了人生的下半场,更重要的是“不做”什么。
因为上半场我们还没有太多积累,所以必须抓紧时间奋斗。
而到了下半场,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东西,而我们的精力却在慢慢下降,无法承担这么重的包袱,这时候需要决定“扔掉”哪些东西,才能继续轻装前行。
事实上,这两年我更多的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努力”,这对我来说非常困难。因为多年来我都在鞭策自己要成为一个努力的人,“努力”也给我带来了最大的红利,让我在职场中快速跃迁。
但是,最近几年我发现,拼命做事的那种“努力”不再是万金油了。35岁以后,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智慧和眼界,以及敢于做取舍的决心。
04如何规划不费力的“匀速人生”(Effortless Uniform Life)
那么30岁以后,当你感觉努力已经无法带给你更多成长的时候,该如何重新为自己规划呢?
首先要做的是“放下努力”,顺势而为。人只有在不做事的时候才可能跳出来看清自己,也看清方向。当然,“放下努力”绝对不是不努力,要做到这一点反而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找到适合自己的团体。人的一生很长,请尽量跟合得来的人在一起。
第三,为自己规划好前进的方向,然后每天持续进步一点点。
持续进步其实就是最大的改变,就好像我的朋友玩游戏每天持续升一星,这跟过去随性的他判若两人。
人生的前半程或许可以靠努力快速冲刺,但是人生的后半程没有捷径可言,全靠日复一日的积累,而持续积累的前提就是刻意“保持匀速”,有所为有所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