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之后,每年与朋友的相聚也就被定在了春节假期,人没变,物也没变,可是总感觉朋友之间的交流再渐行渐远,甚至有时候会想到‘敷衍’这次词,因为以前的我们并不是这样的。
那时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以此证明我们是好哥们,所谓的‘义气’在我们之间的存在。那时的我们共度时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心里坚定地认为这种关系牢不可破,哪里还需要主动地去维持这种关系。
但后来步入大学之后,各自都努力去搭建新的交际圈子,忙着忙着就忘记了曾经的那帮兄弟,偶尔想起来,点开联系方式,前一秒输入几个字之后,后一秒就会都删掉,因为我们都认为大学的假期还可以再见面,于是,我们之间的相聚就被定在了两个假期中,也许我们都是这么认为,但那些扮演主动角色的人却在减少……
也许那时的我们太年轻气盛,总感觉自己无所不能。
也许那时的我们缺乏勇气,却一直没有意识到。
也许那时的我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朋友。
因为曾经的那些朋友,好像逐渐与自己走散了……
看着渐行渐远的身影,‘有失必有得’,也许正是因为失去才会让自己去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有没有再变?’
现在自己对朋友的认识是:
是不会无聊地打发时间的那个人
以前在一起的时光,大多数都是在打发时间,因为那时的‘义气’胜过一切东西的存在,因为现在想想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的所得,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所以随着时间的冲刷,‘义气’的淡去是现实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
是不会发出抱怨的那个人
上班了,没有之前那样岁月静好的生活,现在每个人难免都会有抱怨,选择去改变,还是去发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抱怨,是在浪费时间,也是一种对自身状态不满的表现。远离抱怨,远离宣泄抱怨的那个人,也是自己择友的标准之一,因为自己不想久而久之成为发出抱怨之声的那个人,抱怨的人身边的朋友只会离他而去。
是上进的那个人
身边没有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对现状的不满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与他人不自觉地比较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但想要对现状做出改变,就必须从当下开始积累,相信时间的力量,用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不足,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方式。在积累的过程中,有能力的就去改变,没有能力的就去承受,这是一个人坚强和坚韧的表现。
当大脑中逐渐有了择友的标准之后,发现筛选后留下的朋友少的可怜,自认为最自得意满的那段时光发现一个这样的朋友都找不到。这也许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反馈,失而复得之后必须去接受的反馈。
孤独感不可避免,但幸福感也从未降低,因为总还有那么一群人在陪伴着自己前行。
始终相信:未来,同人于野,多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