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高管在员工大会上讲得头头是道,听众也频频颔首,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讲者于是愈发的踌躇满志……
在一阵长时间的掌声中走下台来,在众人崇拜的目光中回到自己的座位,在他落座的刹那,笑着偏过头去,小声问身边的同事:“还过得去吗?”再次得到一番肯定之后,“客气,客气”,看向讲台,谦虚得神采飞扬。
下午,面对自己的团队汇报时,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位下属还没汇报多久,就被打断:“业绩达成的差距,是怎么回事?怎么做?”于是下属调整了汇报顺序,开始解释。刚说了几句话,又被打断:“究竟知不知道原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对方彻底断片,咕哝几句,大意是不知道吧。于是一番长长的道理,苦口婆心,临了:“懂了?”。必须懂啊。还要承诺拿出行动计划,这算汇报吗?这不是演讲的延续吗?
别以为这样的老板没有业绩,可能恰恰相反,业绩可能很好。惟其如此,才尤其值得警惕。这些业绩会更加印证他的管理哲学,有了业绩的加持,这样沟通习惯必将更加不可一世。
“其实我不是不想听,只是他们说不出什么。听他们说,有时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有位管理者私下里给出这样的反馈。
“在公共场合,聆听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礼貌,耐着性子听完,只是让自己的表达的时机显得更为合理。可是在团队内部,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放下所有的委婉,变得直截了当。”也有这么深挖自己的,没有问题。
也的确不排除这样的管理者在内部也曾经认真聆听下属的汇报,只不过一次次印证了自己的判断:不值得聆听,反正听不到什么。
这时候,管理者转而开始反问:“就你所说,如果我在明天的会议上一言不发,你能保证我听得到有用的东西吗?”意思是,如果他听不到什么,就该停止鼓吹聆听这种陈词滥调。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人逼到了墙角:你能保证,还是不能保证呢?要不,说一番让人似懂非懂的道理草草收场?都不是选项。
真相是什么?
真相是管理者无论在“明天”做出何种改变,早已形成的沟通习惯还在继续起作用。这就是团队沟通的既定“程式”。在这个程式里,任何人都不要高估老板的某个具体行为带来的影响。所以,就算老板在明天的会议上不说话,团队也不会因此变得更加开放。但这并不影响聆听的重要性。
聆听重要,不等于聆听就带来什么惊人的效果,也没有人刻意去证明。尤其在业绩很好,感觉也很好的时候?更何况,谁会说自己不在聆听呢?
大家都是成人,没有人会强加什么概念给谁,怎么做都是每个人的自主选择。关键是,每个人都逐渐变得资深,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我做事越来越容易,还是越来越不从容?团队越来越跟不上自己,还是能和我心意相通,高度默契?我感觉越来越有力,还是越来越无奈?”感觉是骗不了人的。自己的感觉很重要,至于是否有道理,反而显得无足轻重。
为什么有时候人明明变得资深了,可偏偏感觉更加困难呢?原因很多,极有可能的原因是成长与成熟的矛盾。成长体现在表达,成熟体现在聆听。
这个道理,谁不懂呢?不认真聆听,我们就会自外于他人,自外于现实,自外于环境。当我们与周围环境变得疏离,刻舟求剑的现象就会发生。这个现象的直接信号就是:我没做成,但我没错。
有人提问说:我也试着聆听了呀,可是能听到什么呢?有什么用呢?那是因为,聆听有四个层级,听到的东西有多大用处,取决于你在哪个层级去听。层级越高,听到的也越多。
第一层聆听,只是听自己,这是最低的层级
在这个层级,自己心里有的,就听得见,自己心里没有的,就听不见。这就是“充耳不闻”的绝佳诠释。
如果不信,你去一个研讨会的现场,你会发现每个人听到的东西与其他人不同。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有什么,就听到什么;或者,你听到什么,你多半就有什么。一个人能听到什么,也是一种更加直白的自我介绍。
如何破解这个层级的聆听局限呢?
事先提问:你想听到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你会发现很多人似乎没有明确的目标。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不过隐藏极深而已,越是初级,越难发现自己的目标。带着清晰的目标去聆听,会听到更多。
回应那位高管的“反击”:“明天的会议上,你想听见什么?如果他想听见的,今天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参加会议呢?”他会说,开会的主要目的是传递和强调关键信息。可是,你以为你想强调什么,团队不知道吗?
第二层聆听,只是听对错
在这个层级,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他对这个标准坚信不疑,只要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错,符合的就对。认死理,得理不让人,对事不对人,都是对这个阶段的诠释。
聆听的时候,一手拿着“尺子”,一手拿着对方的“观点”,反复比对。一旦发现不吻合,要么开炮,要么开溜。
怎么破解这个局限呢?
这个阶段的人,往往容易丢掉自己的目标。原则也好,标准也罢,紧紧地守护它们,并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路径。既然是路径,方法或者原则就不可能是唯一的。既然不是唯一,为什么要固守?
多问一句就破解了:你想要什么?
第三层聆听,是听对方
越过纷乱的信息,以及那些林林总总义正辞严的道理,开始聆听对方的时候,我们的确开始接近聆听的真相。人与人之间,比爱、恨更本质的,是懂或不懂。
所谓人心难测,说明一个人并不容易懂。每个人都有四个领域:
一个是公开的,谁都可以知道的部分;
一个是隐私的,只有少数人,甚至没有人可以知道的部分,起码自以为如此;
一个是自己不知道,可是其他人却看得很清楚的部分;
最后一个是谁也不知道的部分。
我们能听到什么?公开的A,不听也知道;盲点的C,尽管他自己不知道,你也轻易知道;隐私的B,你听到也只能当没听到;反正,谁也听不到潜力的D。
所以,对方的观点就不要听了,那只是人尽皆知的道理而已么。倒是可以听听他是怎么表达观点的,以及隐在这些观点后面的情绪和假设;要听听他语言背后的习惯,以及内心在意些什么,最终是要知道对方的“程序”,也就是目标系统。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对方的目标系统,我们总算是懂他了。
懂了他人之后会发生什么?一个显著特征是共鸣。不能共鸣,都是自以为是。
好吧,我知道这一段很拗口,因为一提到人,就会变得复杂。可是,如果你真的觉得这一段拗口,那么很可能会印证一个假设:说不定,你还没有聆听的习惯。在平时的接触中,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人群中能聆听对方的人,比例是很小的。
破解的办法是什么呢?
有一个不是方法的方法,即对别人产生好奇,或者,对别人感兴趣。这些话,说了就像没说一样。做不到的还是做不到,毕竟绝大部分的人,仍然坚持对自己感兴趣。
第四层聆听,听未来,这也是最高阶的聆听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感知。照这样理解,未来是可以触摸的,未来是可以听见的。这句话很玄,也其实很现实。承认这句话的真实,就等于承认我们都受深层规律的支配,接受这一点不难吧?
所谓聆听未来,就等于是聆听深层的规律。那么深层规律被什么“压”着呢?是结构。
在进一步阐述结构之前,提个问题:在“结构”之上的那一层,又是什么?是现象,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热闹。结构位于现象(表)和深层规律(里)之间。
弄清了结构,规律是可以被“刨”出来的。那么,“结构”是什么呢?结构就是“力量”的分布;什么构成“力量”呢?就是资源,比如市场潜力,人员分布,业绩分布,资源分布等等,以及这些分布的动态变化,或者变化趋势。这些不就是战略要素吗?
战略预示未来,战略也决定未来。聆听未来,实际上是聆听战略,或者战略的依据。
一个人,只要我们能够知道他的注意力分布,我们就知道他会出什么样的成果,或者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企业,只要我们知道他们的资源分布在哪儿,业绩就会出现在哪儿;一个竞争对手,只要我们知道他们的资源如何分布,如何调动,我们就知道从哪个角度,可以撬动市场的格局。
聆听的机会
可惜,就算我们知道聆听的重要,同时也知道如何聆听,可也未必就有聆听的机会,尤其当我们遇到“高手”的时候。
高手总是“逼迫”我们率先表达,而不会给我们聆听的机会。经常发现,高手似乎总是比我们更忙碌,所以当我们会见高手的时候,对方总会礼貌地,或者强势地问你:“什么事?”我们被迫亮明来意,这样不是错过聆听的机会了吗?
如果仍然难以想象,不妨设想一下:你是候选人,在与面试官沟通的时候,会是怎么个情形?作为候选人,你有聆听的机会吗?如果你能找到聆听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