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摘抄
和时间成为朋友
时间管理-做更多的事儿 更好的生活
每天总结 每月总结 每年总结花了多少时间在什么事情上
日期+事件+花费时间 每天5-7行
记录-独特的感知时间的方法
时间统计法-准确估算出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合理的安排工作计划
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一天至多能干8小时
有效工作时间定为10小时,分成三个单位,对应在三类工作任务上。第一类包括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包括非科研性活动;第三类则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
除了时间统计法的几条守则:
1. 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 不接受紧急任务
3. 一累马上停止去休息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他们的时间比别人还多些
充分使用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时时考虑时效
简朴生活,除了生活必需品,都不要
时间统计法可以试验自己到底能干什么,干多少
当作者随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时间时,他体验到一种解放的幸福。这样的时间充满了光明和安宁。
感想:
对于时间管理,说来很惭愧,因为自认为在这方面一直做的很不好。以前一直知道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但就是没有行动,没有规划。直到上大学后才深深意识到没有效率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每天就只有24小时。如果能够做好规划,和时间好好相处,一定是可以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掌控自己人生的。
这本书我看的很快,主要把重点放在了对他时间统计法的记录方法和这个方法带给柳比歇夫的改变。
比较有收获的几点:
1. 通过记录每天的安排,可以合理推测出干什么事情需要多久,从而更好的安排时间
2. 每天的有效工作/学习时间不可能太长,8个小时听起来好像不多,但是能做到已经很难得了
3. 给自己每天的时间分类,assign时间单位
4. 给自己定准则,比如不接受紧急任务
5. 多睡觉
6. 时间是可以越过越多的(不是因为时间变多了,而是效率提高了
7. 时间统计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
8. 柳比歇夫在多个学科都大有造诣,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生活的极度自律和可以说单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