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尤其是当你认为孩子行为不当,或者要求过分的时候。
其实,孩子的需求无非集中在三个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弄清楚了孩子的这三个需求后,拒绝孩子就会变得容易。
比如:
孩子在家里来了客人时,会特别粘人。这其实折射出孩子发现父母注意力转移了,他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孩子希望你带他出去,这是他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有向往,是基于探索和发展的需要。
当孩子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疑问时,就会通过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来求证。例如:买一些玩具、撒泼打滚、无理取闹等。
如果你每天都在跟孩子说“不”,一天能有十几二十次,那么你就要深刻地去进行反思了,你是不是没有关注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
如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说“不”?
01
提前订立规矩,并坚定地执行
比如,规定孩子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抵挡诱惑,而一再地恳求父母能够再多给他10分钟、2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
如果父母不够坚定,经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而答应孩子的请求,那么父母就变成了规矩的破坏者,导致规矩失效,孩子也无法做到遵守规矩,无法学会什么才是界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很遗憾,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妈妈也没有办法,规则是需要遵守的,1个小时之内你可以看你喜欢的节目,但是,超过1个小时,我们都无能为力。”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定,就不会再无理取闹,进而就会慢慢养成遵守规律的好习惯。
给孩子二选一,有替代的满足
我们一直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一般是“二选一”。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你选择哪个?”
再比如:很多孩子玩到很兴奋的时候不愿意结束,家长催促睡觉,孩子就会哭着要求再玩一会儿;有时孩子在商场看见心爱的玩具会抱着不撒手,要求带回家......
在这些情况下,家长的说教和拒绝往往作用不大,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玩耍和心爱的玩具上。家长可以换个方式,比如和孩子说:“我们现在上床玩个抱抱游戏好不好?”“今天不买玩具我们去旁边的小花园玩一会儿好不好?”......
拒绝要有合理的理由
许多家长拒绝孩子的手段很强硬,例如不给买玩具,就直接从店里拖走;不肯去上学,就直接“绑架”到幼儿园;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直接抢回去还给小朋友....
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太小,跟他们说道理没用。其实不然,孩子被拒绝后最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的。
例如孩子看中昂贵的玩具,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现在钱不够,如果你想买就自己做家务攒钱买好不好?
孩子粘着你不肯独立上幼儿园可以告诉她:大人有大人的同伴,小孩有小孩的伙伴,大人的同伴在公司所以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你的小伙伴在幼儿园,你要跟她们一起玩,所以要去上幼儿园。
只要你说到点了,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接受。相反,如果你只一句干巴巴的“不可以”,没有任何的解释,孩子才会跟你继续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