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学习小结
本周学习了乡党篇的第十三章至十五章,重点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的表现,尤其是对朋友、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体现了孔子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礼节和态度。
第十三章,“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记述了孔子对待死而无所归的朋友殡葬的态度。古语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这里孔子又是“君子之交情似海”。客死他乡的朋友,没有地方归葬,孔子义不容辞地说:“我来为他举行殡葬之礼。”这是怎样的深情厚义啊!这一节讲的是作为朋友,孔子是如何对待别人的,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朋友的仁义态度。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同样是记述与朋友的交往之礼,这里则又从另一个方面记述了孔子对待朋友馈赠礼物的不同态度。与前一节相联系,当朋友需要时给予其力尽所能的帮助,当朋友不在时又为其归葬,朋友之间有着深情厚义,但绝不是矫情和虚伪。同样是朋友之馈,拜还是不拜,孔子有自己的标准。朋友送我的礼物,纵然是车马这样非常有份量的礼物,我只要记在心中就可以了。也正是因为是好朋友,所以并不一定要用外在的礼仪来表达和还礼,而是在朋友需要和关键的时候会全力以赴。如朋友若是客死它乡,无所归依,可以为他送终。可是,孔子却把祭肉看的比车马还重要,为什么?因为祭肉涉及到礼。祭肉虽小,但它关系到“孝”的问题,肉在祭祀过祖先之后,就不仅仅是可以食用的肉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表现。
除此之外,孔子之所以如此重视祭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分送祭肉的制度与古代的礼制有一定的关系,祭祀祖宗神祇与分受祭肉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只有在位的贵族才能参与祭祀、分享到祭肉。分享祭肉就成了维系贵族统治者的一条纽带,也成为古代的一种礼制。孔子重视的是“祭肉”所蕴含的“礼”的内涵和“孝道”,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项,就是“敬”。
第十四章,“寝不尸,居不容。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寝不尸,居不容”,记述的是孔子闲居时生活起居的形貌。寝不尸,自古以来对该句的理解颇有争议,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为死尸之尸;二是为祭祀之尸;三是为卧为伏。这里的“寝不尸”应与后面的“居不容(客)”相对应,“尸”与“容”都是一种引申的形貌或姿态。居不容,平时闲居家中,故不必如上朝或参加祭祀时那样威仪肃穆,而应顺乎自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故不容。读本章“寝不尸,居不容”,可知君子应当很好地把握自己的阴与阳,当进则进,当息则息,动静有常,张弛有度。朝堂之上自信谦和,接见宾客从容有度,在家当是要安然闲适,全然地放松。自然是睡觉的时候,没必要像尸那样矜庄。平时居家时,没必要盛容盛装,亦无需威仪肃穆。但是,由于千百年来的以讹传讹,至今我小时候老人还常批评小孩子说“看你,睡得像死人似的”。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则集中记述了孔子变化容貌脸色的几种情况,也体现了夫子日常生活之中待人接物的礼节。这与《论语·子罕篇》记孔子说:“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虽然稍有不同,但都显示了孔子对人情事变寄以同情,敬人之盛情,敬天之威仪,诚敬无处不在。多一些宽厚和敬意,生命才会更好。“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夫子面对别人的盛情款待,必定有一个恭敬的回应,甚至面对天地的变化,也会作出正确的反应,说明夫子具有感通人心、天地的能力,面对任何境界能够任运作出相宜的行为,这正是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吧。“迅雷风烈,必变。”这是夫子面对自然界的变化,与天地自然相互感通,也是一种自我反省的习惯。古人有这样的习惯,所以也容易和天地自然相互感通。那是因为古人内心纯净、敬畏自然。
这一章描绘了夫子在六种生活情态下的“仁礼”表现。睡觉放松但不放逸,闲居在家时和乐熙然;出门在外,看到服丧的人,身有残疾的人会正色恭敬表示同情;看到为国家辛勤工作的人谦卑恭敬,哪怕乘车的时候,碰到这些人都会扶着横木以示恭敬;宴会上,遇到殷重地招待会热情回馈、感恩;自然天气反常的时候,一定变色而有所反应。总之,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夫子的容貌举止都会依礼有不同的变化。
第十五章,“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记述的则是夫子与御车有关的礼节,其中体现的素养需要慢慢品味。上车的镜头本来是动感的,但在这里却仿佛被定格,车轮滚滚向前,车中的孔子如如不动,有一种被凝固的优雅。反之,若是一个人在车内摇头晃脑,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指指点点,闲言碎语,人们所能感知到的,只能是无知与浅薄。本章表面看是告诉大家乘车时注意的问题,而实际上谈及的是礼节问题。礼节不是繁文缛节,“礼之用,和为贵”,不同的场合要遵循不同的礼节。如果依礼而行,方方面面都会有分寸,甚至左右逢源。如果轻忽礼,总觉得守礼是一种拘束,不习惯多礼,常常处在心浮气躁的状态,做什么事都觉得不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