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见Ta”丨《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阅见写作④荔港

“阅见Ta”丨《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阅见写作④荔港

作者: 难得清明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23:58 被阅读0次

原创 沈佳林 育见TA

2024年07月19日 07:31 浙江

写作成果的准确表达

读书感悟

形神兼备:教育写作成果的准确表达

——《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读书报告

象山县荔港学校 沈佳林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颜莹编辑她的《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一书中指出:“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当通过写作,深度审视自身的教育生活,把实践当作一种对象进行认知,使自身原本情境化、碎片化、表面化的体悟得以明晰、整合和提炼,实现教育经验和规律的自我构建,真正从‘实践’走向‘研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天然的实践者,擅长将理论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但是在教育写作的过程中,教师总是站位实践视角,很难将实现对实践经验的准确提炼与表达,这也是教师从实践走向研究的“隐痛”。本月阅读了颜莹编辑的《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后有所触动,我认为教育写作成果的准确表达应当是穷形尽相、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

一、穷形尽相:教育写作的多元表达

“没有最好的写作方式,只有最合适的写作方式”。从我自身角度来看,刚接触论文那段时间,总是拘泥于论文的格式,教育写作已然被定死了框架,似乎只有这样的“纯学术写作”才能证明自己的专业性,殊不知太过于格式化的表达反而不利于教师写作。颜莹在书中提及“教师写作是在专业视域中进行的、浸润着教师职业特点的专业活动方式。”因此,教育写作固然有着特定的边界和内涵,不包含事务性写作、文学创作或其他写作,但也不应仅局限于论点明晰、论证严密的纯学术论文,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学案例等不同类型的文体都可以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达样式。

教师的教育写作应当穷形尽相地表达,不必拘泥于纯学术论文,正如“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万能教学法”一般,“世界上本来也没有万能论文模板”。教师应当个性化地选择适合的写作内容和形式,进行多元表达,实现外在表达形式和内在表达需要的和谐统一。

二、以形传神:成果表达的灵魂旨归

教育写作是一个将自己长期沉淀、孕育、提炼的教育经验、思想和认识“编织”为语言文字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写作需要语言的叙述和包裹,也需要专业用词的准确表达,因此颜莹编辑建议我们多读教育学的相关书籍,提炼词汇,也建议我们多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名人传记等,形成良好的“语感”。

同时,教育写作助力教师透过教育现象看清教学问题的本质,发现教育规律,深度理解和解读实践中的教育意蕴。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用系统的思维去架构表达框架,组织材料;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去论证表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释问题缘由;用强大的概括能力进行提炼总结,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对教育现象的客观分析、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只有严密的逻辑和思维才能产出准确的语言表达,这是当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写作成果做到以言语之“形”传思维之“神”。

三、形神兼备:教育意识的真正觉醒

之前看到李政涛先生教师精神宇宙的描述:“每一个自我都是一个宇宙。教育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孩子的宇宙因为教育而变得越来越宽广,教师的宇宙却变得越来越狭窄和封闭……”似乎伴随着教育的演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大,而教师的世界似乎越来越小。甚至,网上有很多感叹说老师们仿佛都长着同一张“教师脸”。我深以为然,不禁唏嘘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师们似乎总是埋头苦行,扎根教育,忙着去丰盈学生,却忘记去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教育了学生却发展不了自己的教育,是有形无神的。

正如王维审老师在阐述写作的意义时所言:“因为写作我的精神世界有了意义上的朝向:一是对教育中那些不容易引起注意的细枝末节,时时保持着反思性的警觉,并能用文字充分表达和诠;二是在教育思考中保持了高度的自我立场,始终能以‘我’的方式教书育人;三是习惯了自我纠错和自我坚守,始终能与世俗的东西保持一段必要的距离;四是有了精神上的自觉,会以自由、创造、给予的人生态度赢得心灵的安宁。”

只有形神兼备,教育写作才有了真正的灵魂,教育意识才会觉醒。,允许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关注自身与孩子的成长,在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让更多的人“看见”自己,进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而这,才是教育写作成果的准确表达。

课题名称:《“阅见Ta”:农村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自我突围的行动研究》

课题类别:象山县2023年“象往未来•象尚悦读”专项课题

文字:沈佳林

视频:沈佳林

编辑:沈佳林

阅读 48

相关文章

  • 摘抄八|《改变,从写作开始:教育写作实用技巧30讲》

    >> 要占有教育写作的丰富素材,无外乎三条路径:阅读,实践,观察。从我的教育写作体验而言,相当数量的写作灵感来自阅...

  • 阅●见

    ——幕天公益2018年年会记 识者阅见一生事 到处豁然千里心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

  • 阅见生活

    单调平复的日子里,遇见的景致都想一一纪念 哪怕只是经过商场看见服装店简单轮廓 或是搬到新住所,临睡时的轻松一瞥 还...

  • 阅见美好

    今天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公号上各种有关读书的文章,比比皆是,读着这些文章,仿佛看见了那个从远处走来的你我…… ...

  • D34+6组陈小扣+《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读书笔记六

    今天是《写作这回事》的第六天,关于写作,就要多写,多实践。 写作的核心思想:实践是无价之宝。 看的多也要去实践。阅...

  • 随感

    千里眼,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多写作,出成果,积少成多 从结果...

  • 小碎语

    看得见阳光。 观得见星辰。 望得见大海。 听得见音符。 问得见花香。 阅得见自己 。 赏得见世界。

  • 《谎言者》

    初 次 见 她, 她 正 在 阅 读。

  • 拆解 美 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学员】10期丨06组丨,梦凡 【日期】2019年4月8日星期一 【课程】Day1丨 21天写作训练营 【作业】阅...

  • 心得体会

    读好书,见牛人,勤写作,爱分享,重实践,常利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见Ta”丨《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阅见写作④荔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fo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