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刷到挺喜欢的一个公众号,说到“认知崩塌后重建我们的认知信念,会让我们建立更高的心理繁荣。我们的心理,生理和社交等方面能力都会增强,支撑我们在未来更好地生活。”
我不由想到自己认知崩塌的几个瞬间,第一次在高二,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因为看《月亮和六便士》,我对艺术的标准,人生的价值,坚持的意义,时代的评判等各方面认知都开始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在虚无主义边缘徘徊。第二次在大三,我全心喜欢,真心投入感情的一个学长把我当备胎了近半年,甚至更久,我对自身情感的意义,对爱情的认知,对榜样的崇拜,在一个清晨七零八碎。第三次还是在大三,我无意间得知我自认为无甚亏欠,待她真诚,井水不犯河水的室友背地里说我坏话,不涉及我的品格,只说我的身材,当时心如坠冰窟,第一次发现原来可以如此表里不一,而我自以为和她相处不错,仅仅是我以为。第四次是在涉及恋爱和父母聊天时,发现我爸妈所说的爱我,可能并不是我所想的尊重我的感受,支持我,而是有条件的,希望我走上他们认为的正确的道路的。否则,我们之间的关系会非常紧张。
这些认知崩塌有让我变得更好吗?也许是有的。因为它们,我人生的复杂度提高了很多,也思考了许多,某种程度上让我更成熟。但是每一次崩塌的愈合重组之旅,都太过艰辛,仿佛走了很长一段路。
今天又想起这个公众号所说的观点,是因为和对象聊天又重新聊到了第一次认知崩塌产生的一些疑问。
暂且写到这里,每次崩塌具体的事件,产生的问题,和我的思考之后慢慢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