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第二十五天

作者: 小岳1579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23:08 被阅读0次
    传习录  第二十五天
    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黄修易问,心里没有恶念时,内心空空无有,不知道是否还要存个善念吗,先生回答,恶念既去,剩下的便是善念了,若是恶念去了,又想单独立个善念出来,像是白天又点了一盏灯,没有什么作用。

    在前面的章节里,先生已经提起过,人的良知是本来是存在的,圣人与所有人一样,都有这样的良知,是人圣人的心是清明的,无杂染的,而我们很多人天性被妄念所牵绊,终不得见到本心,犹如乌云遮蔽了太阳。若杂染到我们内心的恶念一除,就像乌去散去一般清晰明澈,亦不需要单独竖立一个善念出来了。

    人心本为一心,善恶本是一体,是心的两端,如今恶念一去,善念独存,内心的黑暗也被驱逐,犹如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

    黄修易对初用功时,内心的不光明有疑问,先生说,如同奔腾的污浊水,刚放在缸里时,虽然也定下来不流动了,也还是浑浊的,需要等待它很久的时间来澄清,沉淀久了自然清澈,后学也只要在良知上下功夫,功夫下久了,内心也如这浊水一样澄清了。

    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 伪耳。”

    《易经》一直被认定为群经之首,然而被看成一本占卦的书不只今天,先生所在的时代就已如此,先生告诫我们,天下的理没有比卜噬更大的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我们占卜也只是为了解决疑难,使自己心明白而已,《易经》是向上天请示,人们有了疑问,自己没有力量解决,所以祈求上天,向上天问答案,人心有失偏颇,上天无情,亦最有情,容不得ha虚假。

    在看先生对学生的启发教导时,不觉感慨先生看问题十分透彻,举的例子都很有智慧,让人一听即懂。

    传习录  第二十五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  第二十五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ip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