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由通县上北五环,过八达岭高速,取道京张高速,途径河北怀来,宣化,涿鹿,抵张家口,改道多丰西线公路,经宝昌到达多伦,全程逾400公里,行车约6个小时。 多伦是锡林郭勒盟辖下的一个县,以汉族人口为主,多伦是多伦淖尔的简称,多伦淖尔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七个湖泊”,水资源丰富,是滦河源头所在地,还盛产玛瑙。 多伦以汉族人口为主,但是其风俗习惯基本偏蒙古族,我们还没进多伦县城,迎接的人就在路口摆好了架势,准备献哈达,敬酒,歌舞。幸好事先知会过主人我们不会喝酒,才获得照顾,免了这些礼节,得以顺利抵达宾馆。然而老天爷还是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北京出发时穿的短袖已经经不住寒风,加了羊毛衫和外套才勉强抗住。 五月份的草原还基本看不到绿色,一眼望去,茫茫的枯黄色一直连到天上,与城市中高楼林立的景象迥然不同。言谈间,我说到坝上草原,在北京时一直想去,终未成行,当地人都露出鄙夷的神色,说:坝上那根本就不叫草原。此后我再也不敢谈及坝上了。
到了多伦,第一个去处当是滦河。因为引滦入津工程,我很小便听说了滦河,但一直不知道其真实面目,想象中的滦河应该如黄河,或者如长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走近真实的滦河,只远远地瞥上一眼,我就知道自己想错了。远望的滦河如一条深蓝色的绸带,质地极好,平滑地躺在微微起伏的丘陵之中,安静祥和,温柔如一位少女;不着奢华,纯净似一弯明月。草原的天空是蔚蓝的,与碧蓝的河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走到跟前,见河面被风吹皱了阵阵涟漪,偶尔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清风拂面,草原上无遮无拦的太阳也显得柔和了许多。抬头蓝天白云,低头碧波荡漾,远望几只白天鹅畅游水面,置身其中,心旷神怡。我忙不迭地拿出相机,想把这眼前美景悉数装回去,不想拍了几张过后,相机就没电罢工了,这也成为我这次旅行中间的一大遗憾。
滦河爬上“塞外长城”,可以俯瞰滦河,平地上滦河曲折蜿蜒于丘陵之间,绵长而广阔,窥不见全貌,登高这么一望,又一幅山水美景呈现眼前。可以想见,当七八月份草原草木葱郁,繁花遍野之际,映衬着蓝天白云,还有若应若现的滦河水道,该是怎样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致。
滦河边,有一片野生榆树林,据说有几十亩,是亚洲唯一幸存的天然原始榆树林。榆树的生长特性是具有排他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单棵独株,很难能够大片成林,这么一大片野生榆树林,也可谓是奇观了。进入树林,除了榆树之外,果然没有夹杂任何其他树种,甚至连灌木都没有。从树林绕出来,在滦河岸边仔细搜寻,可以找到很多晶莹剔透的石头,那就是玛瑙,只是质地不是很好,体积较小。
离县城半小时车程还有一个姑娘湖,同样非常美丽。姑娘湖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是关于一个蒙族姑娘和汉族小伙子的爱情故事。撇开传说,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对这个湖产生了无限遐想。沿着湖走一圈,大约需要半个小时,沿途长满了荆棘灌木,还有一些桦树,桦树大多被扒了皮。俗话说"人争脸面树争皮",树被扒皮之后容易死亡,何况是在这北方严寒之地,但是桦树却不然,扒皮之后能够自然愈合生出新皮。据说鄂伦春族就喜欢用桦树皮制成各种生活器具,非常实用。这里的桦树依然经常被扒去树皮,年复一年,只有那树身上一只只眼睛永远睁开着,凝望着这片苍茫大地,守候着美丽的姑娘湖。
离姑娘湖不远,是几个蒙古包,当地人现在已经不过游牧生活了,蒙古包显然是为了七八月份旅游旺季时的游人预备着的。尽管是草原,大风起来的时候,还是能够闻到泥沙的味道。草原的生态是极其脆弱的,一些植被被完全破坏的地方,哪怕只是数米见方的面积,沙化现象也非常明显,然而自然的自愈力量也是那么巨大,在大片沙化的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一种小草,顽强地自我复制,成一条直线状延伸开去,扎根在沙土上,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克隆”。5月份可能正是当地恢复植被的时候,能够看到很多刚刚种下的树苗,整个地区已经完全禁牧禁猎了,草原生态在自然和人为的努力下正在恢复,在姑娘湖旁边的小山坡上,我欣喜地捡到了一片老鹰羽毛。
汇宗寺是当地一个有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是著名的“康熙会盟”之后的产物,曾经是喇嘛教的繁盛之地,也是清朝利用宗教统治蒙古的一个缩影。与其他寺庙一样,大殿里面供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祖,以及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和后世活佛,活佛是藏传佛教特有的概念,在汉传佛教中只有高僧圆寂之后才能成佛,藏传佛教则认为人在世时就可以称佛,受人拜祭和香火。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大殿左侧墙壁上挂着的唐卡,其精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据说每一幅唐卡就是一个完整的佛教故事,只可惜我不了解佛教故事,不然少则可以多些掌故和谈资,多则可以受些佛祖启迪训导。大殿右侧有一个年轻人正在做功课,起身,礼佛,跪下,礼佛,五体投地,磕三个响头,然后再起身,如此往复,毫不为外界事物所扰,那响头也端的磕得咚咚作响,若无其他游客,大殿之内定能有回音。我不知如此功课每天要做多少小时,但是联想到藏传佛教中信徒从千里之外磕头匍匐前去朝圣的场面,着实对他的虔诚产生了敬意。
汇宗寺是当时多伦宗教和政治繁荣的见证,而山西会馆则是当时商业和经济繁荣的标志。山西的旅蒙商人在多伦做生意,与后来全国各地的晋商一样,在客居地建起了山西会馆,会馆里面雕梁画栋,楼阁依旧,只是回廊里没有了人影,戏台上少了了锣鼓声,古井已然干涸。纵然地下埋有用来扩音的大缸,原本音响效果绝佳的院内,现在也是悄然无声。
除了景色和风物之外,草原让人首先联想到的是骏马驰骋。终于在一个风不太大的下午,我们一行骑上了马背。蒙古马相对比较矮小,没有动物园和其他旅游景点看到的马那么高大挺拔,但是蒙古马出色的耐力驰名中外。五月份,马儿整个被关在马厩里面,刚牵出来有点兴奋,加之我们又都基本属于第一次骑马,不敢让马撒丫子跑,只能由牧民牵着在草原上走一两圈。我挑了一匹比较老实的马,马主人在后跟随保护,我放胆独自骑行。骑了一小会儿,我突然豪情万丈,有扬鞭催马的冲动,苦于手里没有马鞭,便松了松缰绳,轻轻夹了一下马肚子,那马儿开始一溜小跑。我感觉自己身体基本离开了马鞍,前后左右地摇晃,慌忙拉紧缰绳,老老实实地让马儿慢走。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少不了的就是品尝当地美食。蒙古人的豪放除了体现在酒之外,还体现在餐饮上。清早起来,要喝一个小时左右的奶茶,以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中午和晚上依然是肉,只是把奶茶换成了酒。草原上的羊肉没有膻味儿,非常嫩,比东来顺的羊肉质量高许多。印象最深的是手把肉:把羊宰了,卸成几块,趁新鲜投入盐水中煮,熟了之后上桌,热气腾腾,大家拿着小刀剔成小块食用,其味道鲜美,香气四溢,是去草原绝对不能错过的一道美食。
文成于2007年5月
修改于2017年8月1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