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这个世界对我到底是深情的,还是无情的?” 有人回答说:“世界并不认识你,它是无意的。”
图片来源于张艺谋电影《活着》“活着”是一个很有内涵的词语。韩文版自序说: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话说得我感到很心酸。活着就是学会忍受,忍受生活给予我们的苦和乐。
再读余华先生的《活着》,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感情,当有一天自己安静的和自己相处时,才明白了一些所谓“活着”的意义。
图片来源于张艺谋电影《活着》《活着》讲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人生故事,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就是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
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
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图片来源于张艺谋电影《活着》小说前半部分的福贵让人怒不可遏,他自私、荒唐、荒废人生,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他,在小说的后半部分,用跌宕的命运和坚忍的品质真正阐释了“活着”的意义。
除了福贵外,整部小说印象最深的就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和他的孙子苦根。 家珍是城里米店老板的女儿,嫁给福贵,先是忍耐了他前半生的荒唐,而后却陪伴他承受了所有苦难,最后去世留下福贵一人。不得不说,家珍是所有隐忍的、伟大的、善良女性的代表,福贵家道中落,她被娘家父亲接回家,几年之后,还是带着儿子有庆回到了福贵身边,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春生的妻子献血过多身亡,很多年之后,她还是原谅了春生,并对春生的自杀感到自责。
这个女性是小说里闪闪发光的人物,她是一束阳光,照拂和慰藉着为他们的苦难而颤抖不已的人。
图片来源于张艺谋电影《活着》我最恨余先生的是,他把苦根写死了,福贵太苦太惨了,我觉得应该给他留一点世间的温情。
可能张艺谋和我也是一样的想法,以至于在后来电影版的《活着》里,不仅苦根活了下来,就连福贵的妻子家珍也活了下来,看完虽然少了原著的震撼,但至少给人带来了希望。
我看到很多读者说,苦根的死,是《活着》最大的败笔!他的离去夺走了福贵的希望,只会让人觉得压抑。但我有时候也在想,苦根真的是福贵的希望吗?在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名字都有美好的寓意,唯独苦根是个例外。苦根如果没有死,他和福贵又能活多久呢?福贵已经风烛残年,苦根却还需要人照顾,除了几亩薄田,他们什么都没有,任何一场意外,都可能摧毁这对爷孙。
很多事情,不能细想,细思极恐。
图片来源于张艺谋电影《活着》自此以后,福贵买了一头牛,这是他唯一的寄托了。 读完这本小说,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坚强的活着。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小说中的福贵,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和力量,继续活下去?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承受力,才能慢慢抚平自己的那些伤痛,那些不可与人说的感情,那些不能释怀的遗憾。
那些别人无法直视的眼泪,和强咽下去的新伤旧痛,可能才是建立坚不可摧意志的真正原因吧。
余华先生用这样一段话描述像福贵一样的人们:“他们时常流出混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甚至是在什么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然后举起和乡间泥土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掸去身上的稻草。”
这是很精彩的一段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能有失声痛哭的能力却是人生的幸事。
图片来源于张艺谋电影《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没有回答的,也不需要回答。
林荫下,一个瘦小的老人,和一头老牛,朝着夕阳,渐得渐远......
好好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