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下午电话过来,确认做心理咨询的张老师是不是我同学。
张老师确实是我同学,一朵不会向命运低头的铿锵玫瑰。下面我说说她的故事。
我们在16岁的花季年龄相识。记得我和父亲提前一天到学校报到,经过一天长途跋涉的辛苦奔波,终于在晚上8点多到了学校。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到异乡求学。尽管有父亲陪伴,但心里依然充满了恐惧。值班老师热情地把我带进了宿舍,有2个白天就到校的同学伸出了欢迎的手,其中一个女生就是张同学。
印象里,张同学的牙齿特别白,后来才知道是脸太黑衬托出来的。从衣着打扮,一眼就能看出她也来自农村,让我觉得距离很近,因为我也是个农村娃。
在选班干部的第一天,老师提名张同学做学习委员,我做班长,我俩都受到了排挤,不久就被善于“团建”的同学取代了。
我俩并不伤心,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发现张同学有副好嗓子,唱歌特别好听。张同学说想学小提琴,我以为她在开玩笑,可是她真的收到了一把小提琴。原来张同学说服了在深圳打工的舅舅,为自己争取到了培养个人兴趣的机会。
自此以后,张同学总是自己看谱 ,自己揣摩,尽管有同学嘲笑她拉的琴声像鸭公嗓在唱歌,可是她一点也不气馁,继续认真地自学。
为了学会拉小提琴,张同学竟然在暑假里去卖血,把换得的钱用于交拜师学艺的费用。想在回想起来,依然让我震惊,也看出了她的魄力和为喜爱坚持的毅力。
后来中专毕业,大家各奔东西 ,我和张同学通过几次书信后,最终失去了联系。
近二年,通过微信,大家又取得了联系。通过沟通,原来张同学这些年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参加英语翻译、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习,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一直创造惊喜的张同学。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