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作者用科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幸福应该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所有价值观的核心。换句话说,做任何事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让人生活,变得更幸福。本书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拥有幸福的人,通常家庭更美满,事业更有成就,收入更高,人际关系更稳定。
既然这样,我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接近幸福,走进幸福,揭开它的面纱吧!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幸福?了解了目的地,才能找到更好的通往幸福之路。
想给幸福下个定义,确实很困难。不过“快乐”、“满足”、“好运”这些词并不等同于幸福,它们确实可以让我们感觉良好,但却仅限于“此时此刻”。不足以去衡量幸福,更不能当作通往幸福的目标去追求。还记得上一篇说的那个16岁的男孩吗?获得奖杯时他如此快乐,之后呢,他哭得却又如此伤心,因为他并没有得到心中预判的幸福。就好比中彩票,很幸运,很快乐,却不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一样的道理。
幸福应该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体。
有的幸福是虚假的。住个一个漂亮的大房子,做一份人人称赞的工作,考出让同伴羡慕的好成绩,和一个被称作天作之合的伴侣在一起生活,这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目标,没错吧。这目标的设定源于哪儿?谁帮我们设定的?那是外界的声音,是社会的价值标准。回顾历史,这些东西一直在变,哪怕不同的社会,小到不同的地区,标准都不一样。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幸福,是社会环境定义下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其实是虚假的。
你心中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那些自发的,能够实现自我存在意义的目标才可以。它会是什么?它一定是符合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和喜好。一个集团总裁和一个木工,一个作家和一个幼儿园教师,一个家庭主妇和一个国家总理是没有幸福的比较性的。因为所有的幸福,只能发源于我们的内心。幸福源于我们自己本身。
一个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的选择自己人生的道路。
正如卢梭所说,“生命不长,别再拼命的赶时间了!”会不会你拼命追赶的并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呢?请停下来问问自己。那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才可以通往幸福呢?
或许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这句话里会有答案。“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
下面问一下你的内心,哪些事可以挑战并充分发挥你的潜力?我找到了,那便是写作。你呢?试着不用大脑,从心而发。
《幸福的方法》:揭开幸福的面纱假使你和我一样找到了那个目标,那个“生而为人的使命感”,那也仅仅是开始,你和我仍然会应对不愉快的经历。假使你和我一样也想成为作家,写作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读和写,不断地训练,即使再热爱,也会有感到枯燥;经历过后开始投稿,开始创作作品,也会遇到退稿、修改,再退稿、再修改,这些磨人的过程,但请记住,你正在通往那条自我实现,自我发挥潜能的路上,那是一条通往幸福的正确道路。
不过那并不代表我们要抱有这样的信念去写作——所有的付出和痛苦都是值得的,通往目标的过程必须是经历痛苦的。这样错误的想法。
我们要尝试让此时此刻,在当下去完成目标的路变得更幸福些,请用心去创造和感悟真正的幸福。
我们既需要快乐也需要幸福。
当你觉得枯燥,请换一个环境去写作,当你觉得修改得苦闷,请换个思维,做些有趣的事,如画张画,做十分钟的冥想,哪怕起身吃个小零食也是好的。这不但不会耽误你的时间,效率会更高,也不会让实现目标的路上变得苦哈哈的。
总之,我想你已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去善待每一刻,尽量让它变得更幸福。“更幸福”是关键,我们都值得变得更幸福,关键在于你想拥有幸福的心和行动力。
如果糟糕的事情来了,无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亲人的离去,病痛的折磨,伤心的失恋,挫败的事业等等,这些都无法让我们感到幸福。那就请允许自己不快乐,这是人,生而为人的特殊权利。不过我们却可以做些什么,去减缓这种痛苦,缩短不快乐的时间。可以去用书中的方法去实验一下。
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一直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他也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幸福的人生,快乐是常态,痛苦只是小插曲而已。另外,你会发觉没有那些枯燥、乏味、和痛苦,快乐也不会被凸显出来,快乐可能会被我们当作理所当然一样,不被珍惜和感恩也说不定呢。
最后,我想说,幸福是眼前和未来的结合体。我们既要让现在幸福,也要让未来幸福。
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