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教育,我不用定义,专家们已经总结的清晰明了了,至于怎么在实际工作中践行,这才是重点。
在我看来“新教育”就是“信教育”。“信教育”就是信任,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每个学生都是在进行教育,只有老师与学生相互信任,才能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和谐共处,并不是一味的强调必须做什么,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探索教育的真谛;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家长对学校的信任非常重要,要让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十分放心,放心就是信任,而不是一味的放任不管的散养,家长与学校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比如说家长会,比如说适时的家访,比如说家长可以随时到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学校的做法,而不是预先有安排的家长会,把工作做到极致,就不怕家长们的随时到访;领导与教师的互信。其实在新教育的过程中,是没有领导与教师的区别,我们都是一线的老师,领导把工作合理布置与分配,可以不用监督老师有没有做,做的怎么样?因为有信任,正是有信任这条准绳,所以每位老师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做长久的规划。
“新教育”就是“心教育”。用心对待教育这项事业,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看待每一项工作,唯有用心,才让老师这项工作变得崇高,变得美好,当老师这项职业,看似简单,可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已经安排好的工作,那是叫做按部就班,不是“新教育”,“心教育”是在用心在工作,用心在培育,在工作中创新,在工作中延伸,发现工作的快乐。
“新教育”就是“幸福教育”。现在很多老师只是在教书,借用教辅,只是把课本中的知识搬到了课堂中,这是搬运工,教育不需要搬运工,也有很多老师,在用心的做教育,把教育融入到了生活中,融入到了生命中,每天都是开心的,充满幸福的在做教育,教学生也可以教出幸福感,每天给学生上课就会开心,就会有成就感,比如说窦老师,她虽然已经是一名校长了,但她依然坚持一线上课,为什么呢?跟学生在一起,会让自己思考的更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想法,跟学生的交流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的碰撞过程,或许哪个点就是老师火花迸发的那颗点火石,这就是幸福,人生来就有责任,每个人的责任不同,身负责人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教育就是让老师感受到幸福,学生感受到幸福,家长感受到幸福。
“新教育”追求的是平等。人人生而平等,人格独立,有所建树。每个做教育的人都是平等的,只是因为分工不同,身负使命不同,所以所处的职位不同,学校有校领导,教育局有局领导,教育厅有厅领导,教育部有部领导,那不管是什么领导,在“新教育”里,没有等级之分,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
关于“新教育”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写完、说完、理解透彻的,但只要肯用心,肯下劲儿就不怕啃不透,学不精。从20世纪初开始的“新教育”一直走到现在,从被人说着:一个疯子带领了一群傻子。到现在的被社会认同,被人们接受。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但他们坚持下来了,这就是不平凡。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北川学校的“新教育”走的就比较靠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老师,不应固步自封,要睁大眼睛看这美好的世界,学这最美好的东西,做这最幸福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