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城

作者: LR逸凡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22:42 被阅读7次

      与那座城市相遇是在六年前,因为求学。比起衡阳,我更喜欢叫它雁城。而我所怀念那座山,也不是香火缭绕的衡山,它只是诸多山岭里渺小的一座,有幸得名为雨母。

      这一山一城,不是生我养我的故土;这一山一城,却能轻易勾起我心底的怀念,不是眷恋,而是归依。有人说遇见最美的状态不是最初相识,而是在相识之后仍能保持最初的情感故地重游。我想雨母和雁城,于我也是如此。

      我总共去过三次雨母,两次结伴,一次独行。前面结伴而去的两次多少有些良朋知己在,把酒相言欢的意味;而后来的那次独行,却更多像是告别了。

      故地重游,依然是在飘雨的天气,我私下一直觉得这也是那座平凡山岭得名为雨母的原因。弯折的山路泥泞而湿滑,道旁开放的是不知名的野花,白色的花瓣因为落雨有些消瘦,寂寞的悬在花托上,让人想起古诗里迟暮的美人。站在雨母山顶远望,隐约可见的是山峦掩映处露出灰褐瓦顶的人家。独游雨母,心境自然和结伴而行不同,但是我觉得这才是我和雨母的第一次相遇,相遇也是分别。

      这样的感觉就像我六年前第一次来到雁城,怀揣着少年人对于探索未知的渴望,又夹杂着一丝畏惧,这种感觉历久弥新,以至于在我离开它时,仍然清晰可感。我始终觉得,即使在雁城生活了六年,再次回到那里,仍然像是初识。

      那片地方开始属于全新的人,他们像我一样和雁城相遇,在那里欢笑流泪,度过最美好的青春,然后离开那里,各奔东西。六年前的雁城以一种不拒绝的姿态接受了我,六年后的我却抱着一种初相识的感觉再次回到那里。可能这一切恰好印证了那句话: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归来。

      雨母和雁城,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地图上熟悉的点,更是关于青春最鲜活可感的记忆。遇见这样的山与城,何其有幸。这个世界上,总会存在一个地方,它不是故土,也不是归宿,但只要记忆不曾磨灭,只要时光曾流淌而过,便会永存于心。

      遇见一山一城,不为片刻的欢愉,也不为长久的停泊。它们是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地方,它们是最短暂却又最永恒的记忆,像是夏日漫涨的潮水,总有一天会泛过回忆的堤坝,涌到你的眼前。

                                        (文/夏麒)

相关文章

  • 山与城

    与那座城市相遇是在六年前,因为求学。比起衡阳,我更喜欢叫它雁城。而我所怀念那座山,也不是香火缭绕的衡山,它只...

  • 山与城

    原创:邓从云。 入住天来 陪伴儿子 感受一下 大重庆的 山水灵气 我来自乡旮旯 来到了大城市 原以为有稀奇 一晃悠...

  • 山与城

    山与城 山即大山,那里长满了野草和树木;城即城市,那里有许多的人与高楼。 城市是拓展的。城市的边缘,大山的外沿,这...

  • 山与城 - 草稿

    前言 城市的喧闹,山里的祥和、城市的繁华,山里的朴素、城市时尚,山里点一如既往…… 当山里的一个人遇到城里的另一个...

  • 山与城——重庆

    终于忍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来到了重庆。 D1:飞机抵达重庆江北机场,为了接应地气,小伙伴们选择乘坐山城独特的上下串腾的...

  • 山城又见山与城

    第一篇游记写给重庆。 这座城市和我之间也许命中注定要有很多故事。就算注定只能匆匆路过,但心里却也无法忘记这座城。 ...

  • 山为城,城为山

    爆响后,经历原子波震荡,一片废墟又堆积成山,唤作山城。 从何时起,山化为了城市存在,这是一位巧手工匠的得意之作...

  • 题溪林隐逸图

    隐者入山喜林深,清溪出谷逐红尘。 进出都是凡夫客,禅心岂分山与城。

  • 动车上的诗情

    奔驰在高山峻岭 钻山穿洞 呼啸于丛林 疾速平稳 再远的行程 山与山城与城 眨眼间拉近 天涯海角若比邻 俯窗外田园山...

  • 好一个重庆城,好一群重庆人。

    重庆是山城 山是城 城是山 重庆人 不怕爬山徒步 不惧累和苦 生活就是 爬山徒步的累与苦 重庆是火炉 夏天热冬天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与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pu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