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新西兰已经有4年时间了,孩子在这边已经稳定下来,但是有两个问题确始终在我心中徘徊,也数次被朋友问起:“
1.移民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吗?
2.孩子回国也还能适应国内的教育环境吗?”
这是所有移民国外人在最初几年内会反复思考的事情,也是备受折磨的两个问题。
但是大部分人觉得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把时间看作是静态,人做出的选择都是基于当时的情况做出的,但是未来是个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随时个人及家庭的发展,一定就会面临不同的选择,这个是无法提前做出决断的,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预案,想到这些问题似乎就不难回答了。
首先我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1.我们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吗?
这个问题可以拆解成为三个环节:在多长时间段内,回去哪里,我们包括了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描述一下我为什么来新西兰?
2010年的圣诞节,我和爱人选择第一次真正出国旅行(很惭愧,这是我们第一次出国旅行,之前有过多次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度假),我们去了澳大利亚,这一年我正好三十岁。本人一直有个愿望就是三十岁之前一定要出国看看,至于去干什么当时真的没想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就是对工作不满和生活现状的无法掌控,期望能得到间歇的逃避,对,就是一种逃避,其实路途中并未发生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情,当时15天的旅行回来之后,我就毅然决然的做出了移民的决定,也许觉得是应该换个世界重新活一回了,现在看来本质就是赤裸裸的逃避现实。
既然定义清晰了移民这个行为就是逃避,在这里我只是说我自己是这个原因,当然还有很多朋友可能有更高大上的理由,类似于”换个活法“,我的理解还是逃避,这里就不做讨论了。如果认同我这个原因的可以继续思考后面的文字。
既然是逃避,就注定了这是一个无法跨越过去的问题,这种动机不清晰的短视观念会成为日后经常浮现的困惑。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7年就是一辈子”,如果要是这么看这个问题还是有解答办法,从2013年移民新西兰,7年后将会是2020年,这个时候对个体来讲只是完成一个幼儿阶段的成长,你是无法找到归属感的,其实对所有移民来讲永远无法找到归属感,除非这个地方是中国的领土;
第二个7年之后,相当于进入了学生叛逆期,这个时间段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走了之或者继续忍耐,我个人认为,最合适做出决定的时间是这第二个7年,本土生活化基本上完成,接下来就应该思考改变了,这个时间我的孩子正好也处于15-20岁之间,基础教育阶段问题将成为过去(关于所谓”损失的基础教育“,后面会有专门一篇文章来讲解)。这个阶段将是孩子自己的第一次人生选择,大学是一定要上的,去哪上?学什么专业?可预见的未来工作生活的城市在哪?
这些事情我们真的只是参考意见,孩子是不完全受控的,而且是绝对不可控的。因此可以看出来,最终需要考虑去哪的是我们自己,与孩子无关。
之前的问题到这里已经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时间是我们的朋友,朋友会在你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问题。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毫无意义,既然选择了出来,为什么要急着回去,跟自己折腾的同时还要反复折腾孩子,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个症结在于移民的真正动机,如果你的推动原因足够大,你还会很快回去吗?我作为一个新移民,没有权利评判移民好坏,我只能把看到的尽量多的事实呈现出来,自己来思考。
移民的现状有三种:
1.单打独斗型,个人语言不错,学习能力比较强,或者专业背景好,这种多见于留学生,另外一部分人是寄希望于自己站住脚,然后在陆续把爱人孩子迁移过来的系统分布走工程。
2.”一带一“输血型家庭,父母一方带着孩子在这边完成移民的使命,父母另外一方留在国内挣钱,供养在移民国家的亲人,这种方式多见于投资类的移民。
3.清零型家庭,举家全部搬到新的国家,一家人从头开始安顿新的生活、学习、工作,有乐同享,有苦同担。
从表面可以看出来,第一种是相对牺牲最小的一种方式,投入也是最少的,但是我认为这一类人也是动机最不清晰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要来异国他乡求生存?这类人往往是抱着试试看心态,成与不成貌似无关紧要,对留学的学生而言,我认为姑且可以一试,但是对已经成家生子的家庭不算是明智选择。
首先有一方需要先放弃国内的工作,来新西兰读书1-2年,然后在找一份可以解决身份的工作,算上审理时间理论上需要2-3年,在完成2年移民监,然后做家庭团聚1年,家里人还需要2年移民监,全部走完稳定需要8-10年,这个过程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任何一个环节有些差错,就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这种动荡不安会始终对人有潜在的消极影响。
因此,我对朋友都是不建议他们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当然单身的学生除外。
第二种方式比例非常高,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模式,因为能采用这种模式的家庭已经基本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给未来的自己留一个身份的备份,也把资产做海外配置,让爱人和孩子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和更安全的环境和饮食。 自己则在国内发挥个人能力继续积累资金。
这类家庭也是属于动机不明,表面上看是很清晰,实际上都是虚幻的,就算爱人和孩子获得的身份,由于移民政策他个人很难获得身份,初衷的想法给自己多留个选择的计划就是伪命题;海外资产配置应该算是成功的,但是他却错过了孩子的精神世界的成长,错过了夫妻间应该有的共患难,长期来看家庭难以和睦,当然有些家庭就是在一起也不和睦。
其实看似辛苦的第三种方式是安全的着落方式,真的很难,但是大家都是同步的,生活的适应,语言的学习,工作事业的重新选择,孩子的学校融入,方方面面都是靠全家人一起参与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