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上午天阴,下午雨由小到大。
(一)
上体育课时,学生不想上,躲到厕所里不出来,到操场的人数只有七、八个。体育老师喊学生,但没有威慑力,仍然没人出来,这课还怎么上呀。
体育老师是男的,不好说学生,就找班主任,班主任也是男的,粗枝大叶的,对学生说,“你们要是不上体育课,出了事后果自负。”话说完后,学生依旧老样子。
学生哪能想得到后果是什么,他们的眼里,后果就是不上课,跑到老师看不见的地方,不用训练。
老师说的后果是,万一磕着碰着,别找学校,自己承单。
无奈,体育老师找到语文老师,让她帮忙。
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下午上体育课,我到操场数人数,只要有一个不上的,就回班上语文课。”下午体育课,语文老师真的去了,学生一个不少,齐刷刷地站在操场上。天上飘着小雨,落在学生的身上。宁可站在操场上淋雨,也不想回班上课,写作业更头疼。
学生时代的欢乐,就是这么简单,和老师讲条件,互惠互利。
(二)
下课后,吕同学无聊得很,站在教室后门,进一个同学关一次门,外面想要进来的学生,得敲门。他呢,看见厉害的,惹不起,就打开门让进来。看见老实的,他就不开门,他知道自己能打得过。
这样,门开开关关,啪啪地响,进来的同学,有的生气了,要踢他几脚,于是,两个人就扭打起来。门烂了,他也被打了。
老师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批评吕同学,是他先惹了事,才挨了打的,只能自己承受。
要说这学生的目的是什么,什么也没有,就是无聊。上课憋了四十分钟,动弹不了,下了课就得放松,释放身体的运动因子。
孩子们的智慧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做事时不会像成人进行深思熟虑,他只凭着冲动,爱好去做事,至于后果会怎样,他是考虑不到的。
当后果来临的时候,学生仍是迷茫的,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本来就是一件小事,老师为什么兴师动众的,批评我。为什么不批评其他同学,他们不也玩得欢吗?”
真的,六年级的学生没有那么多的心思,他们还是以运动大脑为主体,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这种无聊的做法,老师该如何面对?批评肯定不是最佳办法,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他眼里看到的,嘴里说出的,是他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这样的话,他下次再做这件事时,肯定会相到曾经发生的事情,以及后果。
和学生的交往,很难啊。
对学生的各种表现,老师别生气,孩子们不是故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