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从小听到大。
故事中的小男孩因为屡次说假话,导致最后没有村民肯再相信他。结果后来狼真的来了,小男孩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则故事本意是想要告诉我们不要撒谎,不要消耗别人的信任感。我们再往深了说,也就是指一个人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
如果做不到,不仅对自己的信心是一种打击,而且也会伤害、消耗身边人对自己的信任感,以致最后和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不管以后再说什么都没有人会相信了。
我正式开始写作的时间,是在2018年。
在这之前回溯到高中时期,我的心里一直有很多很多的构思和脑洞,只是迟迟没有落笔开始创作。
但是从高中时起,我就有个习惯,喜欢在做什么事之前先告诉别人,至于做不做往往自己也没有决定好。
我告诉同学:
“嘿,你们知道吗?我要写小说了!”
当我第一次和大家说的时候,朋友们都很捧场,他们会积极回应:
“真的吗?加油啊,写好给我看!”
“你要写什么题材呢,给我们讲讲吧……”
说实话,当时的我等的就是他们这句话。
因为朋友们只要好奇了,我就可以在外人面前侃天侃地,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虚无满足感和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好像:我说出来的瞬间,我想做的那件事就已经真正完成了似的。
渐渐地,我爱上了这种感觉。
在没有具体行动的那些日子里,我不止和一个人说过我要写小说,也不止和一个朋友激情澎湃地讲述过我的脑洞和想要写的故事。
可是后来,朋友们的态度慢慢冷却下来。
我那时以为,是自己说得不够动人,所以变本加厉地去和别人说。
终于在一天,我和朋友讲着自己要写的故事的时候,朋友很不客气也十分冷淡地回了我一句:“你能不能写出来再跟我们说?!”
这件事情本来给了我一个改正做事心态的契机,朋友的态度也本该使我醒悟。可惜那时的我只顾着追求那种空虚的满足感,并没有继续深入思考。
到了后来开始在平台连载小说后,这个问题才真真正正暴露出来。
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处,都有一个“作者有话说”的区域,目的是为了方便作者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
连载的变数很大,有的时候一个突发事件会导致原本日更的文章中断,这时我往往会在“作者有话说”当中进行提醒告知。
比如:
“明天有事不更,后天恢复更新。”
当作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读者与作者之间是有一份基本的信任感在的。
因为相信作者说的是真的,所以读者会等到后天再来看更新章节。
那么如果后天作者没更会怎样?
一位读者,从后天早上开始时不时惦记着小说,空闲下来就点进去看看作者更新没有,结果等到晚上00:00,作者都没有更新。这时,读者会是什么心情?
第一次,读者会帮着作者找理由:“哦,他可能是在忙忘了更新,我可以再等等。”
第二次,读者有了一个认知:“这个作者似乎总是喜欢玩‘狼来了’的游戏。”
第三次,读者可能开始厌烦:“他总是说话不算话天天骗我们傻等着,自己又不更新。”
等到了第四次,读者终于忍无可忍给我们判了死刑:“这就是个不讲诚信的人,我再也不要看他写的东西,被他耍着玩了。”
至此,我们从此失去了一位宝贵的读者。
我给作者的这种习惯起了个名字,“狼来了”式作者。
所谓“狼来了”式作者,就是以立flag为写作常态,轻易许诺给读者们,消耗他们的信任感,之后又不会兑现承诺的作者。
很不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年前的时候曾经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
当时我跟读者说:12.25之前考试,26号之后我恢复更新,并且会一口气写完它。
现在是2019年2月5日,我依旧没有“一口气”写完它。而是断断续续好几口气,还没有算上中间卡文的时间。
我不知道,因为自己这一句想当然、不负责的承诺,消耗了多少读者的信任感。
希望在我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之后,还会有读者愿意交付一份信任给我。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作者,有时并不是刻意要欺骗读者去玩乐,这种行为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一、我们该从哪里获得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喜欢先说后做、光说不做是因为这种行为模式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无论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实际情况之上还是只是空中楼阁,那种赢得大家目光和赞许之后的爽快感是切实存在的。
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行为模式,可能是因为现实里正在做的事情没有给个体带来自身所需求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或者说,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做出什么被自己的价值观念所认可的成就,才会将注意力转向这样虚无的快感当中。
那么想要解决这种问题,并不能急于一时。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
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当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做,一点一点给自己增加真实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种先说后做、光说不做的状态会得到改善。
二、我们从事这件事的动机理由是不是充足?
从事一件事的动机和理由,我们把话题放回写作之上,就是要讨论一个写作路上人人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写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答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自己心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1.拼尽全力也非达到不可?
2.还是随便当个梦想玩玩,能做成挺好,做不成也不吃亏?
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不同的行为模式。
如果是第一种,会让追求目标的个体动力十足,落实在“做”上也就更加得顺利;如果是第二种,也许个体并未将这件事当做什么重要的事情,那么在“做”的这一环节上也就稍显逊色了。
继而就会出现先说后做、光说不做,追求虚无成就感等“狼来了”式行为模式的特征。
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花一段时间认真反思个人的目标,分析自己对即将要做的事情的喜爱程度等。
这样的话,会使事情完成得更加高效。
三、得到的太容易使得个体的付出--回报机制错乱
生活中我们得到某样的东西的前提是付出,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精力、心血、时间,最终才能赢得我们想要的那件东西。
比如,学生想考100分首先需要付出学习;作者想要收获读者和名利,首先需要常年笔耕不辍的写作输出。
人际关系中,想要他人的欣赏首先要付出情感并承担更大的责任;亲密关系中,想要获得爱,首先要给予别人爱。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可能会打破“付出--回报”机制的运转。比如:父母溺爱、投机取巧等。
这种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多,就可以得到许多东西的感觉会影响我们养成主动付出的习惯。
回归到写作上,我们想要获得写作带给我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却不肯按部就班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地码字,这时就会采取“狼来了”式的行为模式。
先说出去,收获那些想要的感觉,至于到底写不写、什么时候写还要从长计议。
这同时,也是不能“延迟享受”的表现。
解决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剖析自己的问题。
然后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训练自己延迟享受、延迟获得的能力。
比如:在吃饭时,可以先吃自己最不爱吃的食物;做工作时,先做自己最抵触的项目等。
四、热衷于频繁打鸡血、喝鸡汤,自控力的稳固没有依靠习惯的养成
鸡血的作用在于,让个体突然兴奋、达到一个和平时不同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境界当中,完成平时做不完或者不可能做的事情。
但是鸡血也有保质期,期限一过整个人便又会跌回自己原来的生活当中,什么都不会改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一个肾病病人,他身体虚弱。两位不同的医生给他开了不同的药:第一位医生给他开了人参等会让人精神百倍的药;第二位医生给他开了补肾的药。
那么最后,这两位医生谁能治好他呢?
答案是第二位。
病人吃了第一位医生开的药后,几天之后便活力四射,整个人精神百倍地去参加各种活动,甚至熬夜工作等,他却完全没有疲劳的感觉。
这看似不错,可实际上,他的病并未治好。所有的精力充沛不过是在空耗身体元气罢了,等到人参的效果过去,他不仅不会再有活力,而且会连自己原本仅剩下的精气神都透支掉。
而第二位医生,虽然不能让他短期内有什么巨大变化,但是这样细水长流地补充身体的精气神,总有一天,病人还是可以恢复健康。
鸡血、鸡汤相当于第一位医生开的“瞬间兴奋药品”,而习惯相当于第二位医生的补药。
我们写作,想要完成一部作品,靠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而不是鸡汤鸡血。
“狼来了”式行为模式反应了个体会在自我兴奋的感觉当中获得虚无满足和成就感,就类似这里打鸡血的作用。
而养成沉稳做事,按部就班更文完结后再大肆和周围人交流的习惯,才能真正在写作路上坚持走得更远。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也要自我反思,“狼来了”式写作作者,你是其中一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