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黄老师的课,我很想说一句“茅塞顿开”,但又觉得打开“毛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只能说眼界大开了。
黄青海老师在课上说:“几乎与文字历史等长的文学,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途径。”那么作为文学范畴中类型的小说一定也有自己的写作结构和模式。
“文学创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有利于我们清晰的表达。但优秀的作者,不是对着规范来一字一字的创作,而是根据自己的素材、情感以及想象去探寻最适合的方式。”
这个其实很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那样“无相剩有招”,当他习武达到一定的境界,已经不受师傅所教的招数限制。因为在长期训练和反复的实战中,已经领悟到招数背后的精髓。
长期训练和反复实战,在小说创作中就是长期坚持反复训练。起步时需要文体规范的框定和指导,但终极目标,却在于渐渐的摆脱规范的限制和约束。
这大约就是所谓“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吧?专注与坚持就是此岸到彼岸的路径。
小说范式大约有这几种:诗体小说、散文化小说、日记体和书信体小说、元素性小说、碎片化小说等等。
知道了小说的模式,阅读的时候,就有可能更清晰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类型,便于用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另外,黄老师还以王安义的《考功记》为例,讲解了小说中的隐喻。
用学习写作古诗词的说法,就是物象的选取。比如说芳草代表游子,小桥流水代表乡愁等等。
所谓“写物而善用物”,王安忆在《考工记》中,以一面白色防火墙为中心,建构了小说的隐喻系统。
小说中从不同人物的感官中映射出防火墙的高大、坚固而不可摧毁的形象。但在现代化的洪流当中,原本被认为坚不可摧的形象却被毁于一旦。
将防火墙描写的坚不可摧,其实是推高了使之“毁于一旦”的那股力量的滚滚而来,势不可当。
更有意思的是:防火墙的白色曾经那么耀眼,不可一世。却在被毁的时刻发生了倾斜,像一面投降的白旗。
这面白墙,曾经被描写为“仰极颈项,方够着顶上的一线夜天,原来是宅院的一壁防火墙,竟然还在——从前并不留意,此时看见忽发觉它的肃穆和静美……”
其中浸透了人物的情感,也许这面墙伴随他走过了幼年时光,见证过他的青春岁月,寄托着他的无限乡愁……反正代表的是过去,而它的被摧毁便是代表新的洪流的力量。这就是防火墙“隐喻”的意义。
推而广之,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用大到历史事件,小到一枚戒指,作为我们展开故事的物象,让这些物象中具有隐喻的意义。换句话说,任何物象在你的故事当中都具备其特有的使命。
那么人物呢?当然更是如此。
写到这里,我似乎触摸到了设置小说人和物的一点门径,而检验这个学习成效的方法,就是动笔写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