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
无印良品起步的1980年,是世界经济局势发生剧烈变化的一年。当时日本正值泡沫经济的顶峰,异常繁荣的经济景象,给了人们追求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以外生活的动力,快速崛起的日本中产阶级奔走于“泡沫式消费”的浪潮中,对于品牌有着狂热的追求。
然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日本。经济增速骤然放缓后,很快影响到个人消费市场。当时的日本市场,一方面生产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却物价高企。
曾经是高速发展中消费主力军的中产阶级,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收入大幅度缩水,不得不对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精打细算,整个日本的消费开始进入漫长的“萧条期”。但是中产阶级已经被品牌热潮滋养和提高了的“生活品质”,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完全放弃。
根据以上背景可以分析出来,当时的日本消费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高企,民众消费缩水,不愿降低生活品质。
而当时其他的品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普遍是低价促销,而这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2.客户群体
无印良品的创立就是为了应对当时流行的品牌热潮,大型超市运营商西友集团为了应对与入驻品牌商的谈判压力创建的自有品牌,因此它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产阶级。而它的品牌特点则为既想省钱,又不愿意放弃品味和品质的人提供了一个选择。
3.独特价值
西友集团的一个叫堤清二的代表人物,认识到了消费时代的转变,于是在无印良品初期时,他就确定了两个条件:“提高商品品质”和“降低商品的价格”。低价和高品质本来是一对矛盾,但是对当时已经走入经济泥潭的日本中产阶级来说,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无印良品在当时所有的努力,简而言之,就是保持低价的同时,想方设法避免“土气”和“小气”。
这种说服消费者“购买低价商品并不是落后,而是还原本质”的做法,帮助无印良品快速成为市场的畅销品牌,它让当时陷入经济困境的中产阶级相信,品牌只是一个符号,越是在包装和其他花里胡哨的方面耗费成本,越是表明其内在价值不高。
在日文中,无印良品是没有品牌的意思,这个名字浓缩了公司全部的理念,即“坚持以更低廉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
4.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是描述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这个产品是什么。因此无印良品创业初期它的解决方案是——为既想省钱又不远放弃品味和品质的人提供了低价而有高质量的商品。
5.渠道,支出和收入
无印良品作为零售品牌,在早期通过广告海报的方式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并通过线下门店的设立让消费者看到。
在支出方面,包括商品的生产,仓储和物流费用,门店租金,人工成本和广告宣传费用。而主要的收入则来源于商品销售的收入。
6.关键指标
作为初创品牌,无印良品需要消费者能迅速接受并认可,因此在创业初期,客户满意度是关键指标。同时,为了保证低价格高质量,势必会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净利润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7.门槛优势
无印良品作为大型超市西友集团的自有品牌,在初期就有很好的背景优势,这种优势给它带来一定的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