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狂欢后的蓝牙厂家们似乎越来越意识到,被媒体鼓吹的各种未来似乎渐行渐远,似乎又一次到了曾熟悉的数码沦陷前的状态,看起来很丰满的生产线的背后,却是工厂老板心里的辛酸帐:“被某某大客户拖了好几个月的账期,芯片还要现款”,“某某大客户的订单只能去越南生产,那边技术工人配套链条及其不完善,综合成本还不见得比国内低”,“被客户要求OPEN BOM,留给自己的毛利只有X%”......
我们从发展看过来,回顾一下TWS的进程,再看看可期的未来。
BETA版时代(2014-2016)
以CSR8670为代表,音质不错,但是这个时代,不论是高端的CSR8670还是低端的AB1511都存在着底层的BUG,就是没办法稳定的听音乐,更别说是通话这些了,用户体验翻车很严重,在亚马逊的平均退货率一度超过35%,也就是说品牌商基本以赔钱为主。
1.0版时代(2017-2019)
随着络达AB1526的出现,才算是彻底解决了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良好的连接稳定性下,TWS才开始在各大平台上出量,各家都开始转战1526,这是各大蓝牙耳机公司真正意义上扩张的开始。很多蓝牙企业由产值几千万到几个亿的扩张从这里开始,以及后续的AB1526P。
热闹了大半年,随即出现了另一个搅局者——瑞昱8763BFR,在继承了体验稳定的基础上,音质也提升了一个台阶,被后来的许多主流品牌采用,一直扛到19年初。
19年初开始,百家争鸣的情况出现了,络达1536u,瑞昱8763BFP,原相PAU16,高通3020,BES2300等,逐渐的都具备了差不多的素质,实现了Airpods第一代的全部功能,即:主从切换,良好的距离,不明显的延时体验,较低的功耗。
但是能在噪音环境下能做好通话降噪的还是只有高通。
也正是在此时,白牌市场有了吓人的产量(近百KK/月),中科蓝讯,杰理缺货便是很好地说明。作为一个著名的灰色产业,在这里一笔带过,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全世界人民普及TWS贡献了最重要的力量,在这里笔者表示Respect。
2.0时代(2019-)
在谈2.0时代前,先搬出AirPods三部曲
看着这个递进方式,我们来谈2.0的时代。
AirPods的递进无一不是从用户体验出发,即使是在今天,能够将噪音环境下的通话效果做到AirPods一代水平的厂商都寥寥无几。有人可能不服气(不信你可以试试在热闹的大街上或者是酒吧里的通话效果,对比一下第一代的AirPods),笔者试过的已经上市的耳机里只有VIVO的TWS在通话的水平上可以说是做到了差不多的水平,当然,这个主要是高通的加持。
AirPods2的部分更新就更是凤毛棱角了,AI智能语音的加持,很多人不理解,手机不是可以直接用语音唤醒了吗?耳机加个唤醒不是多此一举吗?
非也。举例几个场景:
1、通勤情况下,手机在口袋或者包里,此时想打个电话给同事,你可以直接喊“嘿siri,呼叫XXX”电话就打出去了,也不需要手有额外的动作;
2、在健身时,你想把音量调大一点,你可以喊“嘿SIRI,把音量调大到70%”,此时音量就自己加上去了,完全释放了双手;
3、还有发微信,你可以说“嘿SIRI ,发一条今晚在哪吃饭的微信给思聪”,语音做个确认,这样微信就发出去了......等等,各种交互的场景,不用手,还可以方便更多。
未来的AI其实更多也是语音交互为主,笔者认为,智能语音的出现才是2.0的时代的开启。不仅仅只是为了听个响的TWS,而是在智能语音下的深度交互体验,让AI的普及不止在高大上的宣传中,而是融入在每个人更落地的每一个场景里,不仅仅只是个bigger。
再接下来,AirPods Pro的ANC,更多的是给用户更舒适的入耳体验以及更好的隔离周围噪音从而带来一个非常良好的倾听体验和提升AI智能语音的交互体验。
随着众多头部手机厂家的逐渐入局,我们看到的拆机,因为更多传感器和更多智能芯片的加入,2.0的时代的TWS耳机也会逐渐由传统的耳机制造工艺,逐步向手机制造工艺靠拢,开始有半自动化的生产,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市场彻底爆发前,达到更好的量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实现真正的百家争鸣。
笔者也从供应链端了解到,PCB行业的巨头——深蓝电路也为智能耳机布局了2条软硬结合板的生产线,以前只做手机及通讯方面电路板的巨头们都纷纷在智能耳机上压注。
在笔者了解的蓝牙ODM厂商中,以中山嵘鑫为代表,也逐渐实现了纯手机工艺的耳机智造,整个耳机生产都无需焊线。在今年9月份就实现了始终语音在线,智能语音唤醒和控制,以及骨声纹等一系列黑科技,基本跟TOP品牌同步。
我们有理由确信:TWS 2.0的时代已经到来!笔者更相信是AI智能语音的时代,它不仅仅拉高了TWS耳机的技术门槛,同时也为耳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能更多的可能和包容度。TWS 2.0时代是智能AI语音交互的开始。因为智能语音的加持,会让它的连接也会变得无所不能,甚至是下一代智能交互的主要入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