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第一次接触口述史,是在16年暑假。华中师范大学有个长期调研的项目,在我们学校招一批访员,专访80岁以上、经历过土改历史的老人。于是我报名参加了。
那次调研让我印象颇深。虽然我是回到自己生长的村子里做访谈,但不得不说,那是我第一次深入地观察和探访我的村庄。
女孩子家,从小就被教育要"乖乖待在家里",不要"到处乱疯",我也够听话,长到20岁,除了去过邻居家和几个亲戚家,几乎和村里人没什么交流,也自然对妈妈和奶奶讲的那些个家长里短不感兴趣。
所以这次调研,是个极好的机会。我在奶奶的陪同下,去采访了六位老人。按辈分算,他们都算是我的太爷爷了,但还是很幸运能听到他们亲口说出自己的故事。
故事很长,返校后,我用一周时间整理了访谈稿,加上自己写的心得,整整14万字。
妈妈安顿我说,你录的音千万不要删了,找机会传到我的手机上,我没事干也可以听听。
002
第一次极想自己写个口述史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我想写下妈妈口中的村庄故事。
从小妈妈就很喜欢讲故事给我们听,有些故事是外婆在她小时候讲的,有些是从《故事会》的边边角角里抠的,还有很多就是家族历史,村子里的大小家族,她都能讲出一些。很多故事我们都是百听不厌,那时家里没有电视,一到晚上,我们姊妹几个好像点歌一样,嚷嚷着让妈妈讲故事,如果意见不一致,还要商量一下,今天讲我点的,明天讲她点的。
后来有了电视,我们都冷落了妈妈的故事。有一次过年,我们回老家去看望外婆,妈妈和几个姨姨在一起又聊起各种"家族历史",我在一旁听着,被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搞得晕头转向。忽然妈妈扭头对我说:"要是你能把这些写下来,也是些好故事呀!"
那年我便有了强烈的写下这些故事的冲动,当时应该是初一吧!
003
那股子冲动劲儿很快消失了,被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以至于第二次再想写口述史这种东西,是在大三以后了。
那时特别想写奶奶的口述史,甚至已经做好了计划——利用寒假时间,我负责访谈,二妹三妹负责后勤,四妹负责拍照和插画。做手账册子的APP都下载好了,可是一等回家,马上散架了,一头扎在奶奶做的各种过冬吃食里,再也没精力做其他事情了。
这也不是全部原因。奶奶受不了正儿八经的问问题,一问她就急躁。倘若我们一声不吭,围坐在她旁边听她唠,她保准能从清晨讲到傍晚,如果不打断,甚至都会忘记喝水吃饭,整个人沉浸在回忆里,一会儿甜蜜羞涩,一会儿意气风发,一辈子的艰难困苦讲下来,我们都听得入了神,竟忘了记录。
所以我再试着引一个话题让她讲时,她就说,这有啥好讲的!一遍又一遍,就那么个事情么!
无奈我笔才远不及她的口才,所以电脑里那个"奶奶的故事"文件夹一直是空的。
004
历史很奇妙,再小的人物放进历史里,都能写成一本书。这也是我喜欢读历史的原因,每一个跳跃在纸上的名字,不仅仅是个代号,还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所谓的永存,大抵如此吧!
从随意拿起的一本书里瞥了一眼,发现了一些好玩的事儿。这本书名恰是——口述历史。
故有此记。
《铁道游击队》是那些年我们全家最喜欢的电视剧 离得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现在我脚下的土地,是否也有老舍早年踏过的一方? 随心记(87)-说出来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