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正面管教》这本书传递给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坚定。
做和善的父母不容易,我们往往会因为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而抓狂愤怒。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遇到或经历过这样的感觉。“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无法做到和善,也不会去表达友善,甚至和孩子之间建立友善关系,那么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在教育上没有方法,除了怒吼和发狂我们倍感无力,这种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去学习,去改良自己,去向书本寻求答案,这本《正面管教》正是我们首先要去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中有几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当然我也从中学到了自我管理的方法,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论证一个问题,而是学到解决问题,为自己的教育寻到新的出口。

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和善而坚定?
不可否认我们很多的教育方法都来源于父母,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所以我们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方法,并且不断中重复强化,原生态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存在的。
比如孩子犯错,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能这样……你有没有记性……我们似乎觉得这样说没有错误,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这样说就是在推卸责任,孩子并没有从错误中得到学习机会,他从错误中没有成长,反而成了我们情绪发泄的对象,为我们的愤怒背了黑锅,但同时他获得了一个面对错误的方向,那就是都是对方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
逐渐地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亲子关系逐渐变得更糟糕,我们只是在表面上赢了孩子,而没有赢得孩子。
如果这样的状况被持续反复,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不良行为,他们会变得更加不听话,甚至故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报复”父母。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我相信我们都是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错误而已。我们需要修正自己,重建良好关系。
孩子犯错时,如果孩子触犯了我们的尊严,那么,我们要学会不说话转身离去。然后等彼此冷静的时候,再谈问题。我们在得不到孩子尊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尊重自己。

我总结出一个说话的公式:我很抱歉你生了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对我的做法。以后再遇到这样的状况,我都会离开,我爱你,我只希望和你一起面对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或者说,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告诉我孩子:我理解你,你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刚刚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知道怎么做吗?
又或者我们要及时表达同理心:妈妈上学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犯过这样的错,也恐惧害怕,这没有什么……
当然我们不仅要学会和善的接纳,还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原则,我们不搞权威,我们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但是我们必须确定原则和行为,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原则不是有条件的爱。
当然这本书中最让我触动的话是:单亲家庭不是失败的家庭。比如孔子孟子他们都是单亲家庭,但是他们一样成了大家。所以单亲家庭只是家庭形态的另一种选择,当我们不给孩子定义成问题孩子的时候,孩子自然就没有了问题。
所谓正,在我看来就是心中有正念,万事皆能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