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是和他一同成长
幸福的生活,就是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
——塞内卡《论幸福的生活》
谁要是能够为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活,那他就由此找到了最美好的人生。
——歌德《威廉•迈斯特的求学时代》
在剧变的时代,我苦苦追寻幸福生活之所由。在读到塞内卡和歌德的这两句话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又来自何方呢?林崇德的《学习与发展》中整理了古今中外的学习心理研究成果,盖志与柏林尔认为,智力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称。加登纳认为,智力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知人的智力、自知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等。所以,我在陪伴孩子练琴的时候,一面感受着孩子练琴过程中的努力与挫败,一面思考着孩子长期发展的相关要素,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以下的内容——强健的体魄,按时作息;默默地劳作,行胜于言;强大的内心,迎接赞弹;敏锐的观察,寻找奇迹;快速地专注,脑手协调;审美的乐趣,培养情操。
虽然对孩子的综合发展有一定的目标和思路,但在教育实践中,却困难重重。实际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境,而综合变化的社会情境与教育环境也影响着孩子的综合认识,无法预期的未来让人感到恐惧,唯有形成一种不断生长的力量,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那么这种源源不绝的力量从何而来呢?回到塞内卡和歌德的观点,“符合自己本性”与“与生俱来的才能”应该就是生发这种力量的关键之处。为了和孩子一同幸福地生活,我们不断地发现彼此深入本性的快乐并巩固、发展这种快乐。以下从几个方面小结我们的行为。
一、亲子运动
运动是人作为动物的第一天性,让身体激发潜能,让身体获得愉悦感,非运动莫属。故而,我们父子俩经常在楼下练习足球、篮球,经常一起在楼下慢跑、冲刺、跳绳,经常一起爬山、踩单车、逛公园……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也交流了感情,还训练了一些协调的小技巧。当然,孩子需要更强的运动才能保证其活力,所以我还让孩子参加了游泳队和每周两小时的篮球班,丰富的活动形式、多元的活动空间,可以让孩子打开心扉,激发外拓的斗志。
二、亲子阅读
阅读是训练孩子语言智力的重要形式,阅读过程中的概况与比较可以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在这一年中,我们父子共同阅读了一些好书,例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钱穆等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我读文,他读图)、梁衡的《数理化通俗演义》、《把栏杆拍遍》等,除此,他还单独阅读了《大建筑》、《阿哈,原来如此》、林汉达的《漫画中国历史》、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蔡志忠的《漫画唐诗》等。
在阅读过程中,孩子能自编歌谣把历代皇帝庙号串联起来,能手绘战争地图,在纵横捭阖中思考历史,在人物评析中思考社会,在交流分享中深化理解。阅读既给孩子带来了欢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安静,在他阅读的时候,我也放下了手机,拿起自己的专业书籍,一同进入阅读的状态,故此,在这两个月,我也读了几本书,例如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我从唐高宗读到了唐宪宗,例如西川《唐诗的读法》,林崇德《学习与发展》、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与《吾国与吾民》、鲍鹏山《寂寞圣哲》等。如此时光,安静美好。
三、亲子学习
根据孩子的心理智力发展研究,四年级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期,虽然孩子应对学校的数学课与测验并没有多大困难,但我还是担心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不足,同时又不想让孩子在学而思进行应试训练,所以我跟孩子商量选择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最后决定购买一些训练逻辑思维的书籍来分析训练,所以,每周四晚上都是我们共同期待的一晚,分析《举一反三》的例题,完成对应的练习,在网上购买《思维训练》分专题分阶段训练,不一定要超前,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先做三年级的思维训练题,然后慢慢过渡到四年级的题目,到了一定程度,便形成自学的状态。作为家长,开始要跟着孩子一同学习,预防孩子理解不到位,但是到了后来,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解题中找到信心和乐趣了。根据记忆力研究,孩子的全面记忆比大人要准确深刻些,大人记住东西更需要注意力和情境,而孩子只要进行编码就能快速记忆,所以,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思维局限孩子的思维。
杜威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须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诚哉斯言,形成一定的学习气质,在强度、速度和灵活程度等方面作专项训练之后,他才能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艺术熏陶
成长太艰难,所以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有着先天的不足,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和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傅雷给傅聪的书信中,绝大多数都是探讨艺术的,不仅仅钢琴艺术,还有不少书画艺术、文学艺术的内容,并且语重心长地跟傅聪讲,艺术中所表现的赤子之心是我们孤独时最真挚的情感安慰。小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天生就是画家,天生就有最美妙的歌喉,但为什么孩子越长大就越平庸了呢?
儿子喜欢乱涂乱画,我们就给他准备一块小黑板,准备一叠刮画纸,准备若干水彩笔与A4纸,带他去文具市场挑选自己喜爱的眼色与画板,然后把他画的作品张贴在家里,不用担心家里的墙壁,孩子将自己心中的美用线条画出来,用颜色表达出来,他拥有一个大人没有的世界。儿子学了一点钢琴,学了几下声乐,经常自娱自乐边画边唱、边弹边唱,在旋律中释放了压力,在歌声里获得快乐。我不会画画也不会弹琴唱歌,所以只能以鼓励为主,不过我常常练字,虽不强迫他专门练字,他也多多少少看到一些字帖上的字体,学会了审美,模仿了抓笔,慢慢地形成了汉字书写的结构意识与笔画变化意识,所以在书写上有着自己的要求,也有其灵动之处。
五、行万里路
在行走中,才能发现世界的本来之美。行走不代表着旅游,旅游不一定是远方,心在何方,脚在何处,发现之眼就在何处。回到父母的家乡,让孩子真正地成为“野孩子”,在山间田野奔跑,在小溪濯足,在池塘钓鱼,在山林静坐,在菜地捕捉青虫,孩子和自然是协调的,让孩子去文化古都,感受历史的沧桑与人力积聚的价值所在,让孩子去博物馆,见识文化的魅力,获得心灵的震撼,这是孩子们需要见识的世界,也是大人们在现实之外更加需要的生活。
怀揣美好,努力向前,作为家长有了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要努力赚钱,也让孩子知道美好生活是怎样经营生活的过程,在行走的过程中是激活生命热情与生命斗志的过程,也是丰富思考与丰富生命的过程。
六、生活教育
食物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联,劳动和自我认知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每日三餐或者节假日家乡美食制作活动,都必须让孩子参与进来。参与了食物的制作,才能更好地形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搓粉、包饺子的过程是妈妈和儿子比赛手工的美妙时刻,煲早餐和整理厨房的过程是母子情感交流的最好机会,亲子对话不再是学习与成绩,而是家常和八卦。
生活教育,虽说是简单的一些家庭劳动,确实培养男孩子热爱生活的另一重要课程。属鼠的儿子最享受的时光,就是一边品尝美食(尤其是水果)一边阅读文学历史。戴安娜·帕帕拉等著的《发展心理学》中认为,劳动是青少年寻求同一性的一个方面,“我能干什么?”这一问题非常接近于“我会是谁?”,那些感觉自己做的事有价值、而且感觉做得不错的人会自我感觉良好,而那些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或者感觉不能胜任的人,可能会对自己的人生意义产生怀疑。也就是说,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生活态度、思维能力与思想观念,是需要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在生活劳动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自我认识的契机,更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认识孩子的契机。
七、合理思考
期待总是美好的,现实中种种扑面而来的问题需要解决,生活中种种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和孩子共同成长,就是要直面彼此之间的种种不足,我努力克制自己急躁的性格,虽然很难,但有过认识,也就有改过的机会。孩子身上总有其弱点,自己也非常清楚,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要立即去解决的,且让某些问题存在。做一个真实的人,就是错误连着错误,错误中也许会伴随着美丽。
一同成长,谈何容易,世界变化,措手不及,所以只能边走边看,边走边想,不完满的家长和不完满的孩子,过着不完满的人生。
四年(2)班温琅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