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儿子的关系真的达到了冰点,一方面是看到他对待学业的态度:浮于表面,无法真正的静下心来;对待玩乐却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亟待提升。然而打骂对他和自己的伤害都是极大的。能量消耗在这样对成长无帮助的事情上。马上四年级了,时不我待,每一分钟都变得更加重要。
昨晚又是周末,说要跟我一起睡觉,我也很想缓和和他之间的关系,便欣然同意。晚上快10点上床的,没想到竟然聊到快12点钟。我知道最近对他的状态让他耿耿于怀的,只是年龄太小,尚无法摆脱我,还是必须依赖大人的,因此,无法对我怎样,如果是青春期或者成人后,那肯定就像曾经的自己,只想离开那个地方。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
昨晚一开始我看得出,他对我是极其”怨恨“的,内心一团火,想要报复,但是又很无奈。听取了他的一些抱怨之后,我也不想解释什么,因为解释下去又回到了原来的沟通模式。不去反驳他的情况下,似乎他的情绪好一些了,虽然很迟了,但看得出他还是很精神,提到了自己喜欢的帐篷,可以非常清楚的描绘出在网上看到的模样。在我跟他身体按摩之后,似乎找到了在他小时候对他按摩时同样的动作里的链接感,听到他的声音变得柔和,开始指出妈妈你是不会玩吗?醍醐灌顶。确实,我不大会玩,也不懂,所以跟孩子陪伴时也不会引导,这恰是我自己的担心所在,孩子说你可以更换其他玩的方式,但意思大概就是要全心的陪伴我和我一起玩,不看手机。 确实,有时候会担心错过什么,会不时的看看手机,回信息,然而次数多了,孩子都感受到这个,并且自己也多了很多焦虑,包括刷小红书,最近晚上看的极多,so what? 家居环境的改变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点一滴的改变。
也许对儿子进行要求的同时,我必须想到自己也要同样的方式要求自己。除非有特别的急事,很多事情不是必须盯着手机的,并且,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才可以去看喜欢的小红书。
他越来越平静,仿佛释放了一些”怨恨”,对我说其实自己有时候控制不住的看,以后可以在完成作业后特定的时间看。并且提出了一天的时间安排,读书时间,做作业时间,打卡时间。还讲了美国总统拜登获胜的故事,问了说是前一天晚上从爸爸哪里听来的。
我们达成了一致。睡觉时他觉得害怕,我知道,这跟安全感有很大的关系,对他说你是未来的优秀人物,折算什么,是不是?他接受了,说,对的没什么。
特别感恩的是孩子可以表达给我,我想要你怎么样,而不是一味的抱怨。书不能白读,与跟人沟通非闲聊,讲座也不能白听,比如最近听完妈妈的忏悔书,细思极恐,然而幸好这个阶段可以看到,还是幸运的,反观自照。我大概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做好母亲真的不简单,我需要做的太多。一日三餐,家居整理真不是重点。这需要快速的完成,能够真正的了解孩子,同理孩子,进而做到对他的引导,则需要大量的看书,用心的陪伴,形成自己的育儿理念。
昨日常先生谈到厉害人的三方面,格局,想法,方法。是的。育儿育己。相信孩子是特别优秀的人,并且用全力去培养。
目前我能做什么?
首先,自己自律,自己跟自己的关系。
其次,和孩子提前约定事情,约定好的就好执行,多相信孩子而非自己判断,鼓励鼓励再鼓励,彩虹屁多一些,为孩子创造高光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