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主题: 在阅读时,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我也觉得非常开心,感谢子娟老师给予的机会。大家之间互相学习,吸收不同观点。我也就自己的一些读书习惯做了一部分总结,也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意见,我们共同进步。
一:读前
首先: 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这个得要按自身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学校里的学生可能就是教科书为主,而工作了的成年人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技能,那就可能会去看相关的书籍,如office, 摄影,剪辑等。这里举的是一个例子。
其次: 建议大家在选定一个领域后,可以进行主题阅读。
那就是同一类型的书,都可以去涉猎,读到差不多的时候,可以换一类看看。
同一领域内,遵循的原则:广度优先。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命题学习进行了分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并列结合学习。这里我们所说的广度优先就有些类似于自上而下学习。也就是先学习大的概念,建立全局观,不要一上来去挖细节。处在最顶层的,一定是最大的。越往下,越细。所以就是从整体出发,从宏观到微观。
最后:明确目标
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遇到的难题,还是当下大家都推荐读这本书,所以你也跟着去读。我觉得首先得要明确这一点。因为给你推荐的人,他可能处在不同的领域,他推荐的这本书可能是他的专业领域内的必读书目,尤其是当你读的时候,出现很多专业术语不懂,看起来会晦涩难懂。所以首先明确你要读什么书,并且带着问题去看。
出现专业术语,那么我们第一遍读的时候,可以先排除这些障碍,比如先查一查专业术语的含义,把障碍清除之后,第二遍就可以沉浸式阅读。
二:读中进行自我监控
问问自己,这里我看懂了吗?看看自己是否有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在这里可以联系一下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进行联想,就会简更好理解,理解了,才能为我们所用。
三:读后
听完了,看完了,自己总得有点思想或者行为的改变。所谓学习,是要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者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总得要学会一点什么吧。怎么检测有没有学会,可以写写心得,不一定说要写的多么高大尚,哪怕是其中某一个点,对你有触动,也可以写下来,这也是输出。所以我觉得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需要表达自己,其实在人类漫长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就是有一种分享欲,这是人的本性。人需要被看见,萌姐说:“被看见也是一种能力”。所以该表达就尽管去表达。
下面就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做了一下整理
1、选书
在前期,可以先多涉猎不同领域内的书籍,以自己感兴趣的为主。当你有某个需要时,内驱力会驱动你自觉去做,到时候就不需要太多外力的作用。
先不要太难的,可以从基础开始,逐步增加。因为基础阶段,还是蛮重要的,帮我们建立对某类知识的感知,领会。
就如上小学的小朋友,我们不会给他讲大学的知识,这是一个道理。因为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顺序性的,认知的发展也是,当认知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去读一些很难的书,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很难读懂。所以要过程中,也要多给自己正向反馈,慢慢地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刺激反应。
2、要不要从头到尾读完
以前我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觉得一本书得要读完。其实不然,尤其是对于工具书。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到对应的章节去看,这样就可以。或者必须要查找某一类的书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关键词去微信读书里搜索,会出来很多相关信息,进行筛选,选择和你要的有关联的。
3、时间不够如何学?
我们都听说要碎片学习,这一点是很好的。但是我们有几个问题得要考虑,碎片包括两个方面,时间碎片和内容碎片。如果时间碎片,但你的内容是完整的,也是可以的,因为你的学习内容是系统的,他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但若如果学习的是碎片的内容,被动的接受各种信息,而且他们间的联系微弱。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学习的教材都是国家要经过一步步审定,最后才会出版。因为必须得要保证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基于此,内容一定要系统和完整。
那么在保证内容完整的情况下,能有整块的时间当然最好,没有的话,那就利用刚才所说的碎片化时间。
我更多想谈一谈整块时间的学习。如果是精学,我建议拿出整块时间,而是必须是高质量的时间,不被打扰。因为精学需要动用你的认知,需要思考。想象一个场景,如果你在等车,一边在听课。很可能就是课也没有听好,而且又错过了车子。这是因为人的注意在进行分配时,必须要是有关联的事物,才可以,比如听课和记笔记。但是像刚才所说的听课和等车,这两件事情没有很大的联系,注意很难分配到不同的事情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