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暮春夏将至,天色虽未醒,山色已青青。云雾撩拨烟雨,零散雨滴跌落凡尘,缓缓融入钱塘水。
零星与残月,悬挂在桂堂窗外的柳梢头。那沾满雨露的秋千,在微风里轻轻摆动。水阁边的小池里,锦鲤成群游来游去。西楼上,那秉烛掌灯的女子,整宿和衣未眠。
待嫁的前夜,园子里的木兰花依次绽放。她踱步于木兰花树下,惊喜如少女欢呼雀跃,迟迟不肯返还闺房入眠。她不死心,非要等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奇迹发生。
那曾相约天荒地老的男子也许天亮后会因她而出现。若是他抢先抵达朱府前来迎娶她,无论父母百般刁难,她都会选择跟他一起走。
但事与愿违。后半夜,木兰花已全部凋零。她好不容易攒足的希望瞬间崩塌,空落一场痴人说梦梦已醒的现实。偌大的朱府,她竟逃不出被枷锁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就是命,她唯有从。她踉踉跄跄从西楼走下,手中那描摹着恋人模样的画被她含泪丢入水中。随后,任由侍女搀扶着回到闺中开始梳妆打扮。
铜镜里的她,头戴金色凤冠,青丝被挽成发髻,弯弯眉梢温柔妩媚。剪裁精美的大红喜服映衬着她的朦胧泪眼,不得不令人为之心颤怜惜。
她名叫朱淑真,嫁给了一个叫做汪纲的文法小史。他并非权贵,也不懂她的诗情画意,两个人的婚姻几乎没有半点默契可言。
眼前这位并非意中之人的丈夫,她想通过互勉的激励方式督促他要上进,而不是沉醉于新婚的温柔乡里。
虽为一介女流,但却她有着男子所不能及的胸怀与抱负。他虽钦慕,毕竟胸无大志。如今抱得美人归,哪还有心思继续攀附仕途呢。
她决意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感染丈夫,却换来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你应把心多放在女红针织的功夫上,而不是整日吟诗作画,甚至企图干涉我的人生。”
安静时她有过反思,在那个嫁夫从夫的年代,她无力重新选择情感的所向,唯有努力维系这段感情往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贰
闲暇时她学会了女红,时常为他缝制衣物。丈夫外出,她百般相送。有时分别数月不见丈夫归来,她止不住思念却又羞于诉说思念。于是别出心裁的写了一封信寄给他乡的丈夫,一表自己的相思意。
丈夫打开书信却不见文字,而是一堆大大小小的圈圈。再仔细翻阅,突然发现信纸背面写着一首小词:
圈儿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是我,双圈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圆了会缺。
我密密加圈,你密密知我意。
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情,
一路圈儿画到底。
于是丈夫喜奔,早了些时日与她团圆。
但新婚的浓情一过,丈夫开始疲厌妻子每日吟诗弄词的情调。他开始逃离家,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他放逐自己的浪荡情怀,宿醉于秦楼楚馆的歌女怀中。
她试图在他酒醒时好好沟通,提起新婚时二人的约定,却换来他变本加厉的精神摧残。二话不说,次日他直接将青楼女子带回家中继续饮酒作乐,夜夜笙歌。
她再也无法容忍,叱令丈夫将那女子遣返,还家门一片清净。而她的丈夫却在争吵中甩给了她一巴掌,让她瞬间犹如醍醐灌顶。至今以后她不再勉强度日,她要离开这个不能久居的家。
她哭了良久,最后在悲伤中昏睡。半夜时,她开始头痛发烧喉咙痛,口中特别想含着一块冰。偷懒的侍女听不到她的呼唤,她瑟瑟发抖蜷成一团,苦熬到天亮。
她和丈夫提出和离,他不予理睬。她写信给娘家,却收到父亲的回信:你如果选择和离,我便与你断绝父女关系。和离之后,你便自生自灭,不准再踏入朱家半步。
已到了这般境地,还能继续过下去吗?她在等,等一个合适的机会,等一个愿意解救她的人。
叁
她的梦里无数次翻转着嫁人前的每一段回忆。那是她这20多年最无忧的宝贵珍藏。
自幼她便表现出了跟常人不同的天资和才情,她不但善于舞文弄墨,就连绘画、棋艺、音律都分外知晓。
优渥的生活环境,让她的少女时期不用饱受贫穷的折磨。她可以随心接触到很多的文人墨客及流行的诗书笔墨。
与李清照的结缘,源于一次某位贵夫人的祝寿宴上。李清照和她均被受邀,恰好又是邻座。她虽刚十来岁,但举手投足间早有了大家风范,李清照从她身上仿佛看到了那个当年的自己。
短短的酒宴虽已结束,但李清照与她早已结为了忘年知己。她开始把李清照当做自己的楷模,彼此经常书信探讨诗词文章。
晚年的李清照将毕生的所学和所拥有的文献资料都倾囊于年轻的她,也算孤寂人生里最后一丝安慰吧。
她羡慕李清照有赵明诚那样情意相合的丈夫,不自觉也会期待未来某日欣逢佳婿良伴的甜蜜幸福。
少女怀春的情愫无处安放,于是她写: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阿谁?待将满抱中秋月,吩咐萧郎万首诗。
她终于等来那个有着满腹经纶、英俊儒雅的男子。他虽出身贫寒,但他才华横溢、忧国忧民,正是她最为渴望的伴侣形象。
唯有与他一同,她的聪慧才有用武之地。她曾偷偷资助他考取功名,虽落榜数次,她仍愿坚持去资助他,直到他金榜题名那日。
贫富的差距注定造化弄人。她的父亲知道这些后很是愤怒,他不许女儿和一个贫困书生厮守一生,毅然决定断绝二人来往。从此二人断了联系,一别茫茫无迹可寻。
既然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不如给女儿择一门当户对的亲事,于是后来她嫁给了那个叫做汪纲的男人。
肆
上天依然很眷顾她,尽管她闹着和离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文坛。她像个被遗弃的棋子,名声被喧闹的不太好听。
当朝宰相曾布的妻子魏芒寓居京城汴梁,她也是一个擅长吟诗弄词的女子。早已听闻朱淑真的才名和如今的遭遇,正好借此时机邀请她来汴梁暂住些时日。
既然再遇知己,必要结识造访。京城的繁花让她耳目一新,也暂忘了婚姻的不悦。魏芒很是热情,悉心安排了一处僻静的住所给她。
她尤为感动,便于魏芒结为了闺中密友。日子清闲无忧过着,朱淑真的精力全部致力于诗词创作,她的名声越来越大,拜访的人也越来越多。就在她与那些才高八斗的文人墨客交往密切之际,她与曾经的初恋男子再次相逢于京城。
二人惊喜于天运难测,于是加倍珍惜这段失而复得的感情。他并不介怀朱淑真的过去,深觉惭愧因自身的不足而让她遭受了这么多的磨难。
琴瑟和鸣的爱情令她久久沉醉,她选择摒弃封建世俗的眼光,大胆将心中那份真挚写于诗词里。她欢喜,便认众生皆欢喜。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
归来懒傍妆台。
伍
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连同诸多荒是众人被俘北上,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朱淑真身在当时的汴梁城中,也是难逃家国破乱的悲剧。战火纷飞,她与恋人一路逃难。身边死去了太多人,她怕与他也在战乱中失散。于是彼此发誓必当穷尽一生设法寻觅,说好要一生相守不分开的。
二人最终还是被迫在战乱中离散了,朱淑真没有了积蓄,只好典当身上的首饰换些盘缠,一边逃难一边打探他的消息。
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选择重返娘家。父亲虽对她冷眼相待,但终不舍她被饿死在外。于是给女儿找了一两间厢房,将她安置其中。
父亲想要为她再择一段良缘,她不好明言反对,只能将满心的痛苦寄托在诗词之中,以此慰藉孤寂的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的那个人始终没能出现,朱淑真的心形如一片荒凉。于是她写了那首我们最为熟悉的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父母限制了她的出入自由,朱淑真在孤独而幽闭的环境里倍感痛苦。她请求去寺庵里暂住,天天跟着师父们烧香念经。但没过多久,她又回来了。她放不下对尘世的眷恋,放不下心头的恋人,也放不下父母。
1180年,深秋一场风雨凄沥的黄昏。她将诗稿认认真真包裹一层了又一层,然后依次放在一个大木箱里,再去梳洗打扮一番。
尘世的云烟自今以后与她无关,她放弃独自偷生。她来到西湖边,缓缓将脚伸到湖水里,整个身体慢慢下沉,直至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
朱淑真去世后,父母觉得她写的诗词太露骨香艳,于是烧了很多,如今留下来的只有《断肠诗集》、《断肠词》两册。
不仅诗词被烧,她连躯壳都没能留住。父母对她实行了“荼毗”,就是火葬。古代讲究完整地来,就要完整地走,这么残忍的惩罚,唯她父母做得出来!
一个痴痴寻爱的女子
一旦爱上某个人
纵是万劫不复
她也绝不回头
即使生活无法赋予爱
她也要自己去寻找
誓死与命运抗争
这便是朱淑真的一生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仙女萌
命比纸薄的才女|父母烧她诗词,恋人一去不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