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亲子家庭一定有这样的父母
文/sherry
诗词才女武亦姝在诗词大会上,落落大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而最近因为她今年高考取得613分的好成绩又被圈粉刷屏了,已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那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这离不开爸爸妈妈从小对她的教育引导。谈到教育心得,武亦姝妈妈说:“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好的教育培养优秀的孩子,那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去做到这种自然无为的过程呢?
这周阅读了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佳作《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收获幸福。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现为《心理月刊》专栏作家,网络视频节目《跟武志红学心理学》主讲人。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心灵的七种兵器》《七个心理寓言》《解读“疯狂”》《解读绝望》《梦知道答案》等,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俗话说家是避风的港湾,那为何家会伤人呢,武志红老师通过最通俗的案例分析告诉我们怎样去处理家庭关系,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讲述怎样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会深受启发。
比起说教,孩子更需要“共情”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存在问题,他们往往只是考虑孩子言行本身的正确与否,完全忽略了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和感受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其实这样做也是在强加自我的意识给到孩子。
比如前段时间,每到刷牙时间的时候,我女儿就会说妈妈晚上我不想刷牙,之前我就会教育她,不刷牙牙齿上会有细菌,会有蛀牙等等,告诉她各种不刷牙的危害。而我没有想过去听听她的感受和想法。
其实每个人不想做某件事情或者抵触一件事情,她都是因为一些不好的感受而引起的,好的感受会引导好的行为,不好的感受可能就会导致一些消极或者抵触的情绪。而成熟的父母学会聆听,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这一周她又有一次告诉我她不想刷牙,这次我并没有选择说教,而是平和地问她,宝贝刷牙是感觉不舒服吗?当时她也很开心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告诉我牙膏有点辣嘴巴,所以才不想刷牙。
我说那我们今晚就用一点点草莓味的牙膏吧,上次新买的还没用,这可是你最喜欢的口味。等你觉得你喜欢上这个味道之后,我们就改用这个牙膏好吗?她当时就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因为我尊重了她的感受,而且采用共情的方式去引导她。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明显不高兴时,如果我们这时候依然想着僵化的规则和培养所谓的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更不合情理,也是在忽略孩子本身的感受。这时候倾听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远比刷牙这件事本身更为重要。
幸福的家庭一定是充满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家庭,我们不要用自己的那一套标准去要求孩子或者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我们需要去聆听他们的感受,去接纳他们的情绪。用共情心同理心去感化他们,以身作则,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塑造自我意识。
别在转嫁你的焦虑,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最好的办法
作为宝妈,我之前的状态坦诚地说确实也是很焦虑的,生活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看见的全都是优秀的人,而且好多孩子还没上幼儿园都开始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周末基本排满,没有了孩子自己独处的时间。
正如武志红老师在书中所说:“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她们能不焦虑吗?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其实这是父母再将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成长,如果孩子不愿意,或许还要进行道德绑架。很多父母经常会说:“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但是这样的“好”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但是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是否做到了呢?
今年我自从我加入成长营以来,除了自己养成了很多学习和阅读的好习惯,还有一个最大的转变就是给孩子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都说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其实我们想要让孩子爱上学习,树立梦想,一定要以身作则。现在每晚我们都有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我们会约定好一起种树,因为她知道在种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很专注,然后我会经常告诉她,你看这就是我们一起努力种下的一片森林。她自然而然就特别喜欢,特别有成就感,从而爱上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焦虑完全是因为自己停止生长,从而想要让“理想的自我”在孩子身上去实现,孩子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也要先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父母应该要与孩子一起保持同频在线的状态,你爱读书,孩子自然也喜欢看书,其实我们看今年高考的一些状元,他们很多好的学习习惯都是来源于民主的原生态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一样:别再转嫁你的焦虑,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最好的亲情,是彼此独立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小时候,孩子太在乎父母的评价。长大后,他就容易在乎同学、老师、老板、同事等人的评价,整日活在别人的评价中,做事情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好的评价。
其实我们那一代的父母往往都认为“孝顺”“听话”才是好孩子,以至于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缺乏独立见解,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容易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
我的父母从小也是这样教育我的,要孝顺,要绝对服从,不管什么亲戚的看法或对家人的评价他们都会特别在意,在他们看来,我们就要表现得足够好,在亲戚朋友面前才会更有面子,他们就是属于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就连现在也是,从来都是先考虑怎样可以让别人开心,得到别人好的评价。
所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让我感觉自己一直不敢反抗权威,也不愿意面对争吵,而且存在感很低,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完全失去自我。这就是跟从小父母对我的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这样的性格一直在我上大学之后才有一些改变,大学毕业以后,父母想让我回老家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我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而是选在待在上海,因为我知道大城市会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我可以得到更多的历练和成长。果然我没有让自己失望,在毕业的第三年,我和老公一起在上海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房,现在也很庆幸自己没有完全顺从家人的建议,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选择在年轻的时候去拼搏,最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独立的人格才是最上位的法则。不应该用任何伦理或者规则来束缚甚至压抑她。我们要做的事在培养独立人格的前提下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让他自己去学习去成长。
父母这一个角色是我们一生中的成长必修课,让我们不断学习和孩子的相处之道,让家成为我们温暖的港湾,而不是甜蜜的负担。学会共情,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会尊重孩子。那么好的教育一定会培养出和谐的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