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元代:赵秉文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元代:赵秉文

作者: 史虫l | 来源:发表于2024-01-29 15:34 被阅读0次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yì船舷)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译文:

秋夜月光洒满整片大地,我举起酒杯,对问无际的桂树下的月影:其中是什么东西呢?一叶小船独行在万顷波涛中,四周全是山峰环绕。我拿起船桨击打船舷高唱一曲,嫦娥仿佛要从天而降,挥舞着万里的冰雪。京城尘土千丈,怎能容得下如此人杰?

回首赤壁石旁边,骑鲸的人已经远去,不知过了多少载春秋。长空浩荡,千古之梦,也只得灰飞烟灭。我愿随着东坡,乘着风归去,披头散发。三山在何处?玉箫的乐声吹断了月亮皎洁的光芒。

备注:有两处翻译觉得很别扭,存疑。

赏析:

词的上片以问月起句。以“桂影”代月,以“秋光”衬托“桂影”,又以“苍苍”形容秋光,一片高洁苍凉之气,横空而降。古诗词以“问月”起笔,以苏轼为例,就有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千古绝唱。该词问月,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当年苏轼游赤壁也恰是秋凉之夜)。他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其实答案已经巧寓其中:“桂影“之中,桂影而已。”所以,他的问月,不是在于探求,而是在于借问月点明作词的时间:秋季的月明之夜。这也正是东坡游览赤壁的时间。随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月及人,此情此景,与当年一叶扁舟夜游赤壁的苏东坡极度相似。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皆是对苏轼《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寥寥数语,但当年苏轼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观读者眼前,真是于平淡处见功力。“京尘千丈,可形容此人杰?”虽是问句,却表达了词作者的深切感慨。这两句从技法上来看,不仅由写景转入了抒情,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片由此句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对苏轼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几度山花发“写苏轼逝后光阴的流逝,读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天“化用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设,万声销沉向此中“句,表露了作者吊古伤今,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我欲从公“三句则语意更加决绝,欲与苏轼仙去,消极出世的思想更加表露无疑。但毕竟仙山难寻,只有徘徊月下,把满腔心事寄于玉箫罢了,故有”三山安在“句结尾。感怀、悲戚、无奈之意萦绕不绝。

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苏轼《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相关文章

  • 「诗词」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

  • 《苏东坡传》读后感

    林语堂先生可谓妙语连珠,以时间顺序,根据苏东坡人生的几件大事来描写他的一生。 林语堂先生这样概括到:“苏东坡是个秉...

  • 十年后在深圳,重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品得人间三味

    文/风往北云向南 最近在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翻开扉页,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映入眼帘。 大江东去,浪淘尽...

  • 赵秉文解赏

    河北滏阳赵秉文,闲闲居士字周臣。 闲闲老人是晚号,金代名宦善诗文。 书画大家名望高,苏黄米蔡可接临。 亦是著名理学...

  • 有趣莫过苏东坡

    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一千多年来,苏东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大江东去,浪淘尽”,是我们很多人都能朗朗上口的...

  • 原创作品 东坡引

    东坡引(词林正韵) 文/冯素萍 东坡引,词牌名。以曹冠《东坡引...

  • 自撰联

    书尚东坡韵,文追知堂风。

  • 关于东坡先生

    关于东坡先生,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诗词和美食了吧。 作为豪放派icon的代表词人,先生的词从小就如雷贯耳。“大江东去,...

  • 霞艳漫天红,清风荡叶叶飞空(青杏儿/原创词四阕)

    霞艳漫天红,清风荡叶叶飞空(青杏儿/原创词四阕) 词/美篇大v 青杏儿/赏花愁(元/赵秉文 韵) 飞雨落花愁。飞雨...

  • 故事:上不了的岸

    主要人物:书记 处长 赵秉文 小方 田哥 故事主题:网贷是一条不归路,毁人声誉,影响生活,通过赵秉文的切身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元代:赵秉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ng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