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9月30日
人员:吴晓妮、明佳丽、高丹、冯淑娜、宁甲婷、王婧、樊婵娟、高月好、南亚琼
主讲:高月好
书目:《论语新解》
内容:学而篇第一
第9章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一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是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第10章
原文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此章揭出温、良、恭、俭、让五字,而孔子之心气态度,活跃如见。学者细玩之,可不觉其暴戾骄慢之潜消。亦知人间自有不求自得之道。此与巧言令色之所为相去远矣。然孔子亦固未尝真获时君之信用而大行其道于世,则孔子之温、良、恭、俭、让,亦己心自修当然,而非有愿于其外。
子禽名亢,又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孔子一生讲学,尤其是周游列国回来,专心培养后一代,教育后一代,所以学生都是年轻人。子贡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人物。吴越之战,也和他有关,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自动以国民外交的身份到吴、越去动之以利害,而引起这场战争。
南怀瑾是这样理解的:这一段是说有一天子禽问子贡的话,好像是子禽悄悄地扯了子贡的袖子,把他拉到门边,避开了孔子的视线,然后压低嗓门轻轻的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这位老师,到了每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官做,还是想提供人家一点什么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子贡答得很妙!他说:“我们的老师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的。老弟,夫子不是像你们这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情总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的。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可见他没有作正面的答复,只把反面的道理告诉子禽,等于对年轻后进同学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方法是启发式的,不作正面解答,要受教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断。
温、良、恭、俭、让。现在先简单地解释这五个字的五种观念。
“温”是绝对温和的,用现代的语汇来讲就是平和的。
“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
“俭”是不浪费的。
“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
上面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五个条件。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这五个字包含了许多,也就是中国儒家教人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五个字上作重大的研究,多下功夫。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小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为的是出仕,找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当然对每个国家的政治情况都非常感兴趣,更不要说他还有“乱邦不入危邦不居”这样的主张。如果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怎么知道这个国家是乱邦还是不是?
孔子自己的德行修养自是没得说,但人们向他诉说自己国家的政治情况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德行修养高,更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学大师,所以齐景公这样的人才会去向他请教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
这就像杨振宁到了中国,中国物理学界的人会向他解释中国物流学方面的研究情况一个样,是毫不稀奇的事情。
王婧老师补充:
陈亢的哥哥子车在卫国因病去世,他嫂子与家大夫商量要举办殉葬礼,对陈亢说:“您哥哥不幸去世,我们准备为他举行隆重的殉葬礼。”陈亢说:“殉葬并不合乎周礼。真要殉葬的话,用你们两个人才比较合适。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们奉养的啊。”一句话说得嫂子和家大夫竟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吴主任补充:
复姓端木的由来: 端木氏源出黄帝,以父名为姓。我国传统百家姓中的复姓共有81个,具体包括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南宫、独孤、东方、司马、夏侯、诸葛、尉迟等,其中欧阳是汉族人口用的最多的复姓,太史姓目前在山东等地仍然有分布,端木姓来源于东周时期。
冯淑娜老师补充:
百家姓为什么以赵钱孙李开始的?
百家姓总共收录568个姓氏,而赵钱孙李在中国并不是人口大姓,为什么百家姓却从它们开始排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百家姓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而宋朝皇帝姓赵,赵是天子姓,所以百家姓开始收录的时候就必须要从赵姓开始。
而钱姓为什么排第二呢?这就要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吴越国开国国王钱镠爱民如子,而且还恪守人臣的礼节,对中原王朝毕恭毕敬。吴越国的国策是保境安民、休养生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口都缩减的情况下浙江地区的人口反而是增加的,灭亡的时候人口数量接近与唐朝时的人口数量。
当赵匡胤统一北方的时候,吴越国国王是钱镠之孙钱弘俶,钱弘俶对赵匡胤有求必应,出兵协助赵匡胤灭掉了李煜的南唐。最后为了避免生灵涂炭,也为了王朝统一,钱弘俶主动献地归顺宋朝,放弃了吴越王位,所以钱家在宋朝的政治地位极高,也很受优待。因为钱家对于宋朝的贡献,也是因为作者就是吴越人,所以钱姓排在第二位。
而孙姓和李姓也跟吴越王钱弘俶有关系,钱弘俶的王后姓孙,王后家的姓排第三位在国王后面也是理所当然。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王姓李,所以李姓就排在了第四位。
总的来说百家姓的排名并不是按人口来排的,而是按照当时姓氏的尊贵程度,说白了就是政治原因,这也是为何历史上皇帝辈出的人口大姓刘姓在百家姓里排名却在第252位的原因。
第11章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小故事
为什么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才“可谓孝矣”呢?
如果这句话是针对老百姓讲的,那么做父亲是种地的,儿子就要种地,而且连种地的方法都不能改变才算是孝。儿子想光大门庭,求一条更好的路,都可能与孝悌的准则冲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违背常识。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指儿子接过父亲的班来之后,不随便更改父亲留下的规章法度,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一朝天子一朝臣,把父亲留下来的臣子都换掉,换成自己喜欢的,而是要体会父亲当年的安排,就像周公嘱咐儿子的那样,“不驰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过则不弃。”
宁甲婷老师补充:
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广,这位隋朝的亡国之君,在父皇杨坚在世时,掩饰本性,处处表现出节俭、朴素和低调,以讨得父母欢心。在登基称帝以后,杨广本性大暴露,一改先前风格,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残暴荒唐,成为历史上暴君的代表。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12章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最初的意义是祭祀礼仪。《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指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5)节:节制,约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小事大事,都重视以礼节交接,却忽略‘和’的精神,是不可行的;为了和谐而和谐,不能用礼来节制约束,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