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大学博士研究生宿舍内一张通报整改表上,一女生因床上放有布偶玩具被批评。校方表示,布偶体积较大,且未摆放整齐,影响宿舍整体环境,因此责令其整改。而根据该校学生透露,学校规定学生被通报3次以上将取消学年评优与奖学金,该博士生若不整改,将会影响日后资格成绩。(10月26日,澎湃新闻)
根据校方的回应,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是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各环节的试点工作正在推进中。此次针对床上摆放玩偶的通报批评,属于“通过加强日常管理维护良好的公寓环境”。
据报道,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温海鹏介绍,近期学院检查学生宿舍是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检查主要看学生宿舍内是否干净、物品摆放是否整齐。此次通报中,通报了一个博士生宿舍女生床上摆放布偶的情况,是因为这个布偶不但体积偏大且未摆放整齐,影响了宿舍的整体环境。
根据化学化工学院相关管理规定,如果学生宿舍在检查中因卫生或物品摆放整齐程度不达标被通报三次,学生奖学金评选资格就会受到影响。今后,这样的检查工作还会继续推行下去。
不少内蒙古大学的学生表示,学校要求学生宿舍保持整洁是好事,但应该以更合适的方式向学生做工作。“奖学金应该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的一种肯定和奖励,如果因为床上摆放了布偶就影响奖学金的评选,这样的做法很难让学生们接受。”
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遵守学校的规章秩序固然重要,但如果是为了“营造”而营造,无视学生的合法权益的面子工程,学生及广大网友提出质疑也实属正常。
宿舍,说到底还是一个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小空间。大功率电器、易燃易爆物品等等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因素固然需要学校介入,严加监管。
可区区一个布偶,纵使体积较大,主人没有怨言,有能妨碍到谁呢?若是高中生,需要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来确保其全身心投入学习尚可理解,但该事件的主人公是已经成年的博士生,应当被允许拥有个性化需求和自我管理意识。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要求学生统一听从安排,是不是过于武断了呢?高校禁止学生染发、禁止学生挂窗帘,不允许学生白天回宿舍……这些打着“为学生好”旗号的规定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应当严加管教的是学习、科研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生活上细枝末节的小事,毕竟已经是成年人,应当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所以,高等学府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自由的发展天地,而不是一味颁布僵化落后的条款去限制学生的私人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