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辛苦你啦,内在小孩》
页数:1~15(电子版)
章节:《最终,我还是长成了他们的样子》
摘抄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人生最怕的事是嫁给“父亲”,活成“母亲”,再生一个“我”。对大部分人来说,亲密关系都是用来满足自己潜意识中的需要的,或弥补匮乏,或弥补创伤。比如,缺乏安全感的人,渴望找一个强大可靠的伴侣;敏感自卑的人,往往对伴侣的情绪稳定性要求较高;而性格强势的,则需要一个“软弱”的人,来配合她的控制欲。也就是说,在无觉知的情况之下,你是什么样的人,几乎已经注定了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所以,上面那句话的正确因果关系应该是:先活成了“母亲”,于是吸引了“父亲”,从而构成了一个和原生家庭相似的系统结构,最后孕育出一个同样的“我”,并由此继续代际循环。由此可见,从性格开始,再到婚姻、事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几乎可以覆盖到人生的每一个板块。
如何弱化父母对自己的“负面影响”?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建议。
第一,要完成精神上的“断奶”。就是说,要让父母成为父母,自己成为自己,成为完全独立的彼此。
第二,不恐惧改变与成长。
第三,挖掘和发展性格优势。
当我们有重新定义性格的能力时,父母给的“创伤”也许就变成了“宝藏”,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拥有了活出自己的自由。
感悟:
原生家庭当然对人有影响,但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人生,有时候不过是我们颓废的借口罢了。
要努力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变成积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