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介绍几个故事。
1. 一个汪直倒下了,千万个汪直站起来
汪直何许人也?明朝中后期,倭寇盛行,汪直就是他们的首领。要说,这位汪先生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安徽人,却统领了来自各路的海盗们,聚居在日本,并成为了日本神坛上的人物。
而大明王朝忍不了倭寇,于是启用各色人等,最终将汪直干掉了。可是,从此之后,海患却更严重了。
为什么呢?以前所有的海盗都被汪先生聚拢起来,规则是汪先生定的,大明想要谈判,就知道该去找谁了。汪先生现在被干掉了,海盗四起,但谁也没有能力把所有海盗都搞定了。谈判都不知道找谁谈。
2. 一个真正的强国,必须是在全球化的体系中强力生存
在提到中国清末近代的历史时,我们总不能离开一个词:闭关锁国。为什么闭关锁国就导致了中国的失败呢?原因就在于它并没有把自己纳入到世界秩序之中。
再看另一个栗子,郑成功的海上规模可比英国强多了,面对的清朝也比英国面对的清朝弱多了,可是郑成功却败了,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郑成功所在的台湾舰队太依赖于大陆了。于是,在大清方面规定离海方圆几公里不许住人的时候,郑成功再也难以为继。
而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全世界都有殖民地,全球都有交易点,无论中国是否允许通商,对英国又有多大的影响呢?
反观自己,如果我们的生存结构太过单一,那么这样脆弱的系统的风险无疑大幅提高,面对环境的改变,我们是否能够轻轻松松地应对呢?
我们也有一条解决之道,也就是培养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以适应这个多元的结构复杂规则随时可能发生变革的社会。
中国曾经那么弱,都经历了些什么才走到今天?3. 任何阻碍市场和人性的行为注定失败
秦朝前,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强大的匈奴帝国,可这个帝国怎么就在一夜之间突然出现了呢?
原因就在于,以往中原都是分割的状态,尤其各个部族还要彼此掠夺资源,那么战马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因此,匈奴人就可以通过卖马来换取中原的资源,可当中原形成了大一统的秦帝国,贸易不被允许,匈奴人小部族又没有力量,于是只能集结起来,一起攻打中原。
再举个例子,大清决定不与英国贸易,可是贸易这事你怎么能阻挡呢?于是英国硬是攻进来了,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原本可以灭了中国,可是,人家又撤兵了。
换句话说,贸易这事,你是挡不住的。
4. 中国怎么就成为了一个强力的枢纽?
在不得不融入到世界体系之后,中国却没有沦为殖民地。中国实在太大了,列强只可能占领其中一部分,那么列强之间就会明争暗斗,而中国,也成功地找到了这条夹缝,并生存了下来。
劫后余生的中国被卷入全球化的大市场,这时候大有大的好处,论劳动力,哪都比不了中国。
于是,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年绝大多数的生产制造加工中心大都转移到了中国。而世界经济体系与此同时,也就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中国,终于慢慢成为世界体系的重要枢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