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些论点:
《起跑线》真正要讽刺的,其实是这两个问题:
1、明明是私,却伪装成公
2、明明是公,却被私侵占
一个概念—— 什么是公平?
公园是一个向大众开放的休闲健身场所,别人能去,你也能去,这叫公平。
显然, 公平的语境是公共领域,而不是私人领域。
这样的学校,无疑属于奢侈品。有钱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它,没毛病。但这还是公共服务的内容吗?应该让全社会的学生都“公平”入学吗?私立学校是谁给钱,对谁负责。
总结来说, 保障公平是公权力该干的事,而不是有钱人的义务。
公立学校有义务保障公平入学,因为它有政府拨款,集纳税人的钱开办。如果是,将纳税人的钱投入到赛马、花园、喷泉这些与教育本质无关的事情上,那才是极大的社会不公。。这份教育经费,这份本该属于孩子的公平,被谁偷走了呢?
论点摘自http://baike.baidu.com/l/jW8ezSmb?bk_share=copy
8印度-起跑线 8印度-起跑线 8印度-起跑线 8印度-起跑线另一位作者评价了印度电影
作者:sanyeqi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492928/answer/25536351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印度电影的开放程度和印度这个国家的保守程度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比。
电影里总是不遗余力的挑逗和挑衅自己国家的宗教、政治和各种制度。
而且总是在搞笑娱乐中探讨这些问题。
从《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讲述三个叛逆学生在“印度清华大学”的求学故事,批判了印度抹杀个性的教育方式。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借印度版“开心辞典”,讲述一个社会地位卑微者的贫贱人生,深刻揭露了印度经济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
《我的个神啊》中讽刺了宗教派别的隔阂和愚昧。
《摔跤吧!爸爸》则批判了重男轻女的传统。
这一个个原本非常沉重的话题,被印度人机智的用充满喜感的剧情包装起来。
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印度的电影制造笑点很简单,就是设计一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傻子来实现。
用一个个故事启发更深层的意义,又轻松、幽默,很有观赏性。
今天推荐的这部也同样具有这样的效果。
《起跑线》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中国育儿界有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个“起跑线”主要指“孩子的教育”,印度也同样认同这个观点。
只有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影片一开始可以看到这对夫妇为了让女儿进入名校念书,给女儿报班,要求女儿以后都只能说英语。
英语在印度不止是语言,还是阶级
为女儿报名排长队↓↓↓
花重金搬进了学区房,并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行动↓↓↓
一番烧钱又费力的奔波后,他们的女儿皮雅还是被学校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就是,“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拉吉是一家印度最大的集市——月光集市里的服装店老板。
他有豪宅,有豪车。但依旧属于中层阶级。
因为“店铺老板”不是学校想要招收的上层阶级。
也就是说,这是根据父母的阶层来决定孩子能否入学。
父母是什么阶层的人,就决定了孩子也将成为什么阶层。
没有什么公平而言。
但印度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规定包括名校在内的每所学校,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留给贫困学生。
上层阶级凭身份入学,下层阶层靠政策。
中产阶级就就变成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那群人。
于是,拉吉夫妇为了女儿,假装上流人士无果之后,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开始了扮穷生涯。
为了融入贫民生活,努力骗过监督员的检查,拉吉夫妇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的大部分笑料集中在拉吉夫妇融入贫民生活,做戏十足。
但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
原本以为穷人也能有同样受教育的权利,其实不然。
事实上,学校将教育当成一本生意。根据父母的阶层,挑选学生。说白了,就是挑选那些能让学校获益的学生。
根本没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不要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从小富裕的人往往觉得自己现在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而只有出生贫寒的人才知道一个好的家庭究竟有多么重要。
--好了,我bb完了,看电影吧--
更多精彩关注公众号:小7公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