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师北宸写作工作坊
「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写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写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作者: 怪怪顾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10:46 被阅读28次

    有趣的是,在学生时代,我是一个酷爱写作的人。我不禁回想那个时候,写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我曾有过很多的日记本,因为除了父母并不会给别人看,所以什么都写,“今天做了什么事”占了最多的篇幅,之中也穿插着“今天觉得很开心”、“我觉得插队是不对的”这样的感想和反思,对我来说,这是最为纯粹的写作了吧——为了记录生活。高中时代,因为作文被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并自我朗读了一番,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如同现在也有人声称“写作也有套路”一样,我也从自己的写“作文”上总结出一些技巧来,更重要的是,对“作文”提起了兴趣,每次考试总会很认真的写(顺便加上自己的技巧),如此,作为范文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最好的结果——高考作文也拿了高分。那时的写作对我而言,意味着虚荣心和分数。

    网络图片

    后来我竟然变成了一个恐慌写作的人。大学时期沉迷于技术而极少动笔(或者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写作对我意味着什么);毕业头几年,写作是面对八股材料,毫无实质内容而硬着头皮凑字数的恐惧。再从恐惧到失去,我才意识到,写作不为谁而写,只为自己写,对于我,意味着成长。

    晚上的课程里,北宸老师提到罗胖的一句话,“若是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那就去学演讲吧”,而他的意思,这里的“演讲”也可以换做是“写作”。恰恰在一周之前,我问过我自己,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什么都想学,那我最应该学什么。现在问题有了答案——还是“写作”。

    忘掉过去的辉煌和不堪,在这里重新审视自己,写作对我而言“将”会意味着什么?

    一、写作是纯粹的记录。今年我已经能坚持住每天写日记了(严格来讲是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也是我对于写作最为纯粹的看法——记录。去年重新装修了书房,翻出了小学时候的好几本日记本,那些稚嫩的文字还歪歪扭扭的躺在那里。那个下午,阳光洒在书房,我静静的把所有的日记又看了一遍,那种感觉就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上面记录的就是我的生活,陌生的是如果不去看这些文字,我恐怕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第二天我就决定重新开始写日记,不管什么形式,只要真挚的记录下来就好,为的就是在某一天,我同样也想不起今天所发生的事情时,能有一个地方存放着我需要回想的一切。一开始用印象笔记,后来转到 DayOne 上,每天的日记就像签到一样,就算哪天忙的忘了写,第二天也肯定会补上,看着填满红色的色块,也是一种满足。
    慢慢的,我不再是简单的记录所做的事情,也开始记录自己每天思考的东西。这就好像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每天写,某一天反思了很多东西,也写了很多,然后这个频率越来越高。

    二、写作能够梳理思路。掌握一项技能,我有一个视觉上的形容:一张网,把这个技能里的每一个概念联接起来。这个网其实原本就存在的,而是否掌握技能就在于我的脑中能否清晰的看到这个网络。放大看,我每天产生的思考或思路都是零碎的,就算现在有了习惯将其记录下来,也不能相互联接组成一个网络。写作会成为联接成网的一个有力工具,选定主题,然后把有关的想法抽出来,再串成一篇文章,起到了梳理的作用,就好比为那些零碎的、飘渺的思路找到了一个安身之处。

    三、写作是为了倒逼输入。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教是最好的学”,用现在的认识来说,写作=输出=用文字教读者,学=输入,我为了写出一篇有内容有干货有思想的文章,我必须要倒逼自己输入。就像北宸老师所说,为了写一篇文章,他会读遍google的前十页文章。以写作为核心,像触手一样去抓取每一个渴望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写作对我而言,意义和价值还远不止这些。我能感受到,每次面对一个热点、买了新的物件、遇到了有趣的事,都不禁想——如果能把这些写出来,分享给朋友们,那该多好。然而懒惰一直隔断在我和写作之间。更令我纠结的是,我经常会突然提笔写了很多东西,但是仅仅论述到一半,灵感就戛然而止再也挤不出半句话,我的草稿本中躺着不下10篇这样的半截文,再也没有继续写完。这真的是令我苦恼的事情。想从课程中寻找解决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写作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xl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