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代,像唐·谢利这样的人是一定受人尊敬的,会八种语言,有三个博士学位,谈吐优雅,弹萧邦的时候更是魅力四射。如果有人对他不敬,那一定是他到了美国南部而他是个黑人。
唐·谢利想为全部的黑皮肤赢得尊敬。所以一定要去南方用音乐巡演改变偏见。雇了个白人司机,带着本绿皮书,就匆匆上路了。绿皮书就是一本黑人版的携程,标注了南方所有愿意接待黑人的旅店和餐厅。
有意思的是,白人司机Tony是个带点种族歧视的蛊惑仔,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出得起钱、一个特别需要钱,这种反差萌组合是肯定不会成立的。

唐·谢利很让人敬佩,但是他的距离感让人无法亲近,和普通人相比,他也更难快乐。而普通人想看到难以亲近的高尚人为自己撕开一道脆弱的口子,这样才方便他们接近。所以电影就让白人司机开始带节奏了,一次又一次,白人司机Tony把钢琴家谢利从美国南部的肤色麻烦中解救出来,终于唐·谢利在暴雨中崩溃大喊,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甚至也不够男人,那么我到底是谁?

如果你一定要去看豆瓣,一定要强拗知识量,那么你看《绿皮书》可能会high不起来。
比如,真实的Don Shirley,从来没有和白人司机成为朋友。他也不是一个远离黑人社区、不懂黑人音乐的人。
他积极参与黑人民权运动,是马丁·路德·金的朋友,和很多黑人音乐家都是极为亲密的朋友。
他是那种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从来不会表现脆弱与迷茫的人。
不过,这只是一部电影,是否符合事实也许并不很重要。真相只是一个轮廓,而情感是可以靠你自己去填充的。
影片里的金句,比如“世界上那么多孤独的人,因为他们都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光有天分是不够的,改变人们的观念需要很大的勇气”等,有没有很熟悉?这是好莱坞最擅长持续输出的普世价值。
所以,这部电影只是想让你在两小时的爆米花时间里感到开心,刷爆票房再顺便再拿个学院奖。他双赢他的,你爽你的。任何爆米花电影都不值得你愤怒。来,放松一点,就把这当作一部钢琴哥和社会哥的成人童话来看,你会爱上Tony。
社会哥Tony身上的宝藏也是掘之不尽。
夜场领班Tony是个典型的意裔汉子,自信与力气野蛮生长,一出场浑身上下就散发着蛊惑仔的精明强干,脑子转得贼精,仗着砂锅大的拳头和街霸级的骚操作,得到大佬的赏识。
食量巨大,吃披萨如卷饼。和人打赌吃热狗,赢了50美元,这种操作普通人也是get不到。
Tony年轻时应该是混过黑帮的,这样一个蛊惑仔,金盆洗手回到家里对老婆千依百顺,甘于受虐,也没有一点反抗意识。居家猛男的样子很带感。
明明自己是个混混,Tony却也有自己的鄙视链。他嫌弃黑人,嫌弃到连黑人喝过水的杯子也要扔掉,黑人的钱他倒是不嫌弃,只要价格合适,什么都好说。揾食思路相当清爽。

Tony去面试司机的时候,谢利博士一出场也很让人震惊,从袍子、椅子到一脸的傲娇表情都是可以直接登台作秀的标配。他要求Tony除了开车还得当男仆。不过Tony这种社会哥根本不理这种装逼操作,他直接开了一个高于对方的价码,拒不还价,也拒不当男仆。


后来钢琴哥还是屈服了,毕竟他要去的是1962年的南方,Tony这种时而tough时而soft灵活机变的社会哥最适合了。
果然,一路火花带闪电,又是揍人又是开枪又是贿赂,Tony搞定无数麻烦。两个人一边互相帮忙一边互相鄙视,帮着帮着就不对了。
Tony一开始是奔着挣钱去的,打心眼里他也瞧不上黑皮肤又精致做作的谢利,而所有的偏见,在他第一次听到谢利演奏时就开始瓦解,他由衷的向老婆赞美谢利,“是个天才。”这个糙汉对于才华和美,有着原始的直感,他也没有精英的包袱和架子,所以他先于谢利放下了自己的偏见。
钱在他们中间曾经是起作用的,但后来有些东西变得比钱更重要了,Tony对金钱有过两次拒绝,一次是拒绝加薪一次是拒绝收买。起初是一个交易,后来却变成了两个人走了心。这种走心是一场彼此的驯养,Tony教会了谢利放松与自在,而谢利教会了Tony尊严、美和秩序。
最后一场演出,他们傲娇离场,去他妈的违约金,我要尊严!在黑人云集的橘鸟酒吧,谢利痛痛快快弹奏了萧邦的冬风练习曲,这是唱片公司不让黑人公开演奏的古典乐。

成年人的童话完美落幕了,你不必去在意Tony后来会不会朝美与秩序不断靠近,但你没办法不喜欢Tony,就像没办法不喜欢张飞、李逵。糙汉子会打架能挣钱还对你好,这种人对你的好,就像他的拳头一样扎实、有劲、长力气,是艰难时世里对自己一点点踏实的保证。
如果成为谢利很难,那就试着做一个Tony,你也许曾经粗俗,也许曾经堕落,但你可以试着寻找你的美,建立你的秩序,毕竟,说不好,有一天,哪个谢利需要你去理解和帮助呢?
电影看完了,我想多认识几个Tony,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