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频率、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的影响。比如 9·11 恐怖袭击死亡的人数其实还没有当天全球车祸死亡人数高,但我们却会觉得恐怖袭击发生的概率很大,好像就在身边一样。
-
人们对“想到不同致死风险的轻松程度”与“这些风险的情感反应”是紧密相连的。研究表明,我们在做判断和决策的时候是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的,而且这些影响经常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叫做情绪启发。比如我在跟同事商讨产品设计方案时,对我自己提出的方案总是越看越觉得好,对同事提出的方案总是越看越觉得傻逼。
-
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其实情绪启发是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更简单明了的世界来简化我们的生活,将“判断复杂的哪里好或哪里不好”简化成“喜欢不喜欢”。
-
情绪启发还容易引起效用层叠,有一件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报道,如果这个报道可以引发人们的恐慌情绪,而这些恐慌情绪又会促进媒体争相报道,于是恐慌由此形成。
-
我们大脑在解决小风险时,有一个问题: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比如在家等待晚归儿女的家长,也许他们真的知道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大脑还是不自觉会闪现出危险的景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