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不依赖zookeeper,自己具有选取master的能力,master的机器最好为奇数台,防止“脑裂”
集群组成
- Master:创建和删除索引。 从集群中添加或删除一台节点,无需掌管文档级的变更和索引
- Node:掌管文档级的变更和索引,分为:数据节点、非数据节点;
容灾
如果cluster有一个节点,添加一个index blogs,执行如下语句
PUT /blogs
{
"settings" : {
"number_of_shards" : 3,
"number_of_replicas" : 1
}
}
数据存储形态为:
单节点.png
集群的状态有绿、黄(replica shard没有完全被分配)、红(primary shard没有完全被分配),此时集群状态为黄
,replica shard还没有被分配。
单node如果失败,数据就不可用,此时添加一个node,一个节点失败,数据还可使用。
水平扩展
如果再添加一个node,cluster自动负载均衡,无需重启集群,数据在cluster中分布如下:
主分片的数量在创建索引时已经确定。但主分片或者复制分片都可以处理读请求——搜索或文档检索,所以数据的冗余越多,我们能处理的搜索吞吐量就越大。
复制分片的数量可以在运行中的集群中动态地变更,这允许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扩大或者缩小规模。让我们把复制分片的数量从原来的1 增加到2:
PUT /blogs/_settings
{
"number_of_replicas" : 2
}
2_replica_shard.png
故障恢复
如果杀掉node1,集群健康状态为红
:
-
选举master,Node2选为master
-
在Node 2和Node 3上的复制分片升级为主分片,这时集群健康回到
yellow
状态
如果我们重启Node 1,集群将能够重新分配丢失的复制分片,如果Node 1依旧有旧分片的拷贝,它将会尝试再利用它们,它只会从主分片上复制在故障期间有数据变更的那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