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也是个有时多言多语的人,比如很好朋友的事,和关系很近的亲戚的事,属于热心肠,遇到看不过去的事非得说一下自己的建议,但我有度,不该超的范围绝对不说。不多管闲事,不等于拒绝提供任何帮助,帮助与关心,要有原则,有底线。
曾经认识一个宝妈,加了微信,我发孩子和生活的圈她必来点评,凡事都是她比你更懂,总是站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指指点点,哪怕其实我的本意只是想晒一下亲子温情。后来,她还特别喜欢来打听我家的事,孩子老公婆媳,然后再去说她自己有多优秀,自己处理的有多到位,仍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挺有涵养的,但真的已经到了很烦的地步,其实这种人情商很低,非常讨人厌。
不是我不虚心,只是觉得这世上永远也没有感同身受,你不是我,不晓得每段经历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也不会知晓我身体哪个部位会对每段经历有什么反应,你怎么可能感同身受我的心情?
所以,分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不该管的不要管,什么是不该管的:一不是分内之事;二他人私事;三不危害社会的事;四老天的事儿。
灵性领域里也讲人生三件事:老天的事儿,他人的事儿,自己的事儿。我们唯一有资格有权利去管的,就是自己的事儿。
人家吵架,那是人家的事儿,别人别跟着掺和。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别人的家事,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外人是无法准确判断的。你不了解全部情况的三言两语可能会发生无法预料的结果甚至不该发生的悲剧。
端正己身,不多管闲事,做好自己。一个能够做好自己的人,会以身作则影响身边人也做好他们自己,这才是助人最高道行。分清自己与他人,不用自己的生活,去丈量他人的生活,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丈量他人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允许别人做他们自己,这就是佛家里讲的“悦纳”。
悦纳,认可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要悦纳,认可更多样的生活方式。
除了玫瑰的鲜艳,还有牡丹的雍容、雏菊的纯真、月季的美丽、昙花的寂静等等。这世上,从来不止一朵花开,让自己的那朵花开,也欣赏他人的花开花落,这是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亦是修行最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