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

作者: 甘霖甘临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19:30 被阅读43次

    面条最早叫做“汤饼”,是把面擀成饼状下入锅中。在唐代时,《新唐书·列傅·玄宗皇后王氏》中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汁面,为生日汤饼耶!”由此可见,唐代已有吃面条祝寿的风俗。唐代人食用面条需用筷子挑起,可见当时面条已发展为条状。

    面条在南北方都有,而北方因出产小麦,故对面条的做法更为精细讲究。如河南的烩面,陕西的油泼面,山西刀削面等,黄河流域繁衍中华儿女,同时也衍生了面条的不同做法及吃法。

    我最喜欢的是河南的山野菜面条。里面下入晒干的山野菜,切好的面条下入开水,再把面粉加麻酱勾芡打糊,倒入锅中搅拌均匀。面条是手擀面,薄而细,口感软糯,并不追求劲道。山野菜面条到处都是,大饭店里有,路边摊也卖,口味也相差无几。在家时,每当我胃不舒服,便出门去,找家路边大排档坐下,热热的来一碗山野菜面条,满满一大碗6块钱,吃得肚子里暖洋洋的软乎乎的,舒舒服服回家了,睡上一觉,胃也舒服了。

    有名的河南烩面为宽面片,每片面有六到八里面宽,师傅把面那在手中,双手拉扯,面慢慢变长,变窄,扯到一定程度后把面从中间劈开整条放入沸腾的锅中。锅中往往是提前熬好的骨汤,里面再加入切成丝的豆腐皮,青菜等。而后来烩面因汤的格外鲜美食用砂锅烹制,每份烩面都有一个单独的小砂锅,煮好后把砂锅放到盘子上,再在盘子旁边摆上两只鹌鹑蛋,端上盘子。我每次吃砂锅烩面看着旁边的两只鹌鹑蛋,都觉得看到一副很Q的图画,有一种莫名的滑稽与可笑。而心情也在怀揣这这样的滑稽可笑中格外的好。于是乎,吃着鹌鹑蛋,喝着烩面汤,细细嚼着面条,觉得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了。

    面似乎也有着地域特色。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河南的人与物,都有着一份慷慨的豪情,而又因逐鹿之地不得不进行许多的妥协,于是在这豪情之上,又多了一份内敛和中庸,人如此,饭也如此。

    而再往北走,陕西黄土高坡因地势渐高风沙愈大,酷暑严寒,于是面也就做得分外劲道。似乎有了这份嚼劲儿,便为生命增添了些许韧性,然后把这韧性拿来与天地同高歌。

    油泼面没有汤,是面下好后放进碗里随后把油烧热倒进去,吃时搅拌均匀,口感劲道,香而不腻。

    黄河流域自古与天与地与黄河争斗,骨子里的执拗都融入那一碗面条中。

    而再往南走,南方的面条便是以米为主,不能成为面条,而是叫做米粉了。

    长江旁的城市武汉地处南北方交接处,他们的面是自成一体。武汉人喜欢在面中加碱并把面做成圆柱状,在热水中汆过捞出,加芝麻酱、油、盐等调料,吃时拌匀。这是很有名的热干面,但是胃不好的人吃起来,难免会消化不良。后有人以高汤煮沸,把这种面条下入其中,再佐以调料,加肉片,遂命名为:“牛肉面”,名字好听,味道也只泛泛罢了。

    一次在湖北荆州一家饭店吃饭,吃完要一份面,上来一看,一碗清汤如水,里面静静堆着一堆挂面,连根青菜叶都没有。不由瞠目结舌,之后感慨:在家乡,谁要是吃这样的清汤挂面,简直都要被怀疑破产了!而在一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这样的面,居然可以堂而皇之进入饭店。这就是地域不同,风情不同,食物,也不同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zp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