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子游戏被公认为第九艺术,电子竞技被部分大学独立成学科专业,中国电竞行业受到国家政府重视扶持的时候,杨永信家的电闸也被行为艺术家给拉了,网瘾的观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再无几人提及。
80后我不好说,但我敢打包票,90后的青春里绝对有那么一段在黑网吧当“头号玩家”的日子。00后的人生更加幸福,基本上伴随着互联网应运而生,不像八零九零后还得偷摸着玩。
我们常常听到玩家们主播们夸赞“这个游戏可以称之为艺术了”,但非要说出个到底是怎么个艺术还真说不明白。
这是摘自百度百科的一句话,我这么跟你解释你肯定觉得这丫在说废话,但如果换种方式来讲,video game除了可以叫游戏外,也可以叫它 new media art。如果把游戏与当下潮流中的新媒体艺术放在一起理解,那就很好说了。
近年来很火的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这个游戏不是伏地魔苟住,就是刚枪王一顿乱扫。也有人把这游戏玩出了花,在游戏里当快递员,在游戏里开车队,跳舞,开派对,演绎爱情故事......同样是98的游戏,却让这些人玩出了998的快乐。
虚拟世界能带给现实无数种可能性,代码转变成游戏是最基础的形式,而进阶版,可能是快感、是钱、是艺术。
但是我今天要讲的这位艺术家,却是在绝地求生的枪林弹雨中,拿起了画笔开始写生。
《C1,M1,170》这些油画作品出自当代艺术家雷童之手,虽然他从来不玩游戏,但面对掀起全民吃鸡热潮的《绝地求生》,这位艺术家却不惜耗资两万块购置高配电脑,专门用来玩吃鸡。
《G6,M2,240》研究如何控制风速飞行,如何开伞降落更准确,哪个地方的物资最肥,是长途跋涉苟到最后,还是大义凛然倒在枪下;抑或是活到最后,只为一句“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在这位艺术家日夜兼并的玩了三个月后,他开始反思:为什么一定要吃鸡?吃鸡只是游戏公司制定的规则。除开游戏和规则之外,在吃鸡的世界里看看风景,聊聊天,写写生,好像也可以。
《D3,M3,250》画树、画平原、画山,他将游戏中的场景全部一一呈现而出。
雷童的这些画作,每一幅都是以《绝地求生》游戏内场景的坐标命名,一串数字,却呈现出虚拟世界的独特风景。
雷童是桂林人,所谓的旅游城市,山水风景看都看腻了,当他用画笔画下PUBG里面的风景时,他就会想这些常规意义上认为的风景和虚拟世界里的“风景”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H1,N3,220》更有趣的是,这位在游戏里写生的艺术家,却从来未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写生过。无论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还是隐于市的苏州园林,人们在看这些风景名胜的时候,可能还没有看游戏里的草地或者沙漠那样认真。
《D7,L2,280》在新媒体艺术新兴的时候,很多做科技或者互联网的人会大肆谈论虚拟世界和现实场景的关系,但是这一切说的都太理论化了,更不是艺术直观的感受。艺术的感受是融合于景中,而游戏自身所带的诱惑性就足以让人久而久之的感受到真实。
《E3,L7,195》“做这系列作品还有一个原因是,打游戏的时候女朋友觉得非常烦,总不高兴。我才想了个办法来解决,跟她说我在做作品,这是我的工作,让某件事情附加别的意义,让他成立。”
当我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网友们说的“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F3,O2,55》Windows经典的纸牌游戏的背景
可能来自日本浮世绘名作《神奈川冲浪里》
米勒的《拾穗》
和高尔夫游戏搭配在一起可还行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其实是《街头霸王》的乱斗现场
蒙克之所以《呐喊》
是因为目睹了《德军总部》的惨烈
《开心农场》其实是梵高的后花园
但如果你是“游戏渣”
请把以上游戏重来一遍
别忘了存档
在大环境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游戏玩家们都处于一种非主流的地位,甚至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对游戏怀有偏见进而对玩家群体抱有负面的看法。
“死宅”这样带有嘲讽性的词也由此衍生,所以才有玩家们在强调游戏为艺术来谋求合法性的同时,也在建构一个正面身份。
一旦游戏被承认为艺术,玩家将获得主流文化附加于艺术的正面评价,摇身一变成为艺术的实践者、鉴赏者。这么说来,肥宅的小李本人也算是半个艺术圈里的人了嘿嘿嘿嘿嘿嘿。
最后祝各位头号玩家们都能成为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