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渝中区初语人齐聚复旦,参加了由渝中区进修学院主办的“问题 活动 语用 结构——基于共生课堂的大单元设计”学术年会。
因为承担主题研修坊汇报工作,亲历筹备工作,有几点感慨:
第一,从关注“是什么”到指向“为什么”“怎么样”,拒绝平面滑行,是现实迫切需要。
亲历整个活动,发现问题,现摘录几个:
磨课
为什么李老师要改变《中国石拱桥》“归纳——演绎”的写作思路,按“演绎——归纳”的逻辑推进课堂?
为什么在一案三课活动中(李老师、任灵、王欢欢),同样的设计,同样学情的学生的暴露出的问题完全不同?
为什么“设计精巧”“精心施工”不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为什么要搭建“桥”这个知识支架?
为什么活动主题定为“问题 语用 活动 结构”,这几个词的顺序能调换么?为什么?
磨研修稿
如何用不同颜色来凸显不同的词语及环节——比如,建构的阅读策略,采用了由浅入深的颜色笔,表现难度和推进的深入持续。
用桥来作为思维导图的主体的话,支撑起桥的应该是“活动”的桥墩,还是“文本”“教师”“学生”?
课后
直到昨晚,工作室的几个老师都还在围绕这堂课展开讨论:特征作为此物区别于彼物的根本不同,“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是不是中国石拱桥区别于其他桥的特征?《中国石拱桥》是不是最合适拿来教“概括”的文本?《苏州园林》作为非典型说明文,特征真是“追求画意”?这不是很个性化的表达么?……
有了问题,就得想法子解决,这次活动中,得到了以下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伴互助。
不管是在大中,杏林还是在复旦的磨课,老师们都很认真的听课,积极参与议课。(杏林研讨,因为没想通“说明文的语用实践”和“语用实践在这篇说明文的体现”,和同事激辩,当时没想明白,到现在围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查论文,很少有说明文的例举,也许,即便学术界,对于这一类文体的语用也还是处于待探索状态?)平等、合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研氛围,让人觉得很是过瘾。
导师引领。
相比于理论的指导,课堂的实施,更具体,更直观。观察李老师在杏林的献课,一个杏林初二的“差”班,在一次次贴近学生的言语支架搭建下,学生思维经历零散到统整的过程,一个一个得到解决,学生经历了“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程序化推进过程。
大咖解读。
针对27号活动中的杨宇鹏提出的问题,针对统编教材的编写,针对大单元整合设计的必要性,针对“问题”“活动”“语用”“结构”的主题的确立,来自西南大学的魏晓娜,北京海淀区的夏满老师 ,中语会理事王本华老师,给出了高屋建瓴的解答。
理论文章。
活动中,因为要准确把握“活动化推进”“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概括”……等概念,搜索硕士博士核心期刊论文若干,发现阐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但课堂的可视化推进,量化观察是欠缺的。
由任务驱动,到无疑处生出疑问,到寻求问题解决的支持支架,到自主地思考深入解读教材教参把握编者意图,从平面滑行只看“是什么”走向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怎么做”,这既是对核心素养下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新时期老师提出的要求,只有善于学习的老师,才能教出善于学习的学生!
任重道远!
第二,对于工作坊研修主题“活动化推进”有一点感受。
活动”,是指为解决问题,老师设计精妙的语用实践,引导学生来回深潜文本,在读写听说过程中学习策略习得技巧。
该怎么观察一堂课的活动化推进?
首先,观察每个活动环节经历的时空是否充裕——一每个环节实施预设时间,实际时间;互动形式,互动人数;
第二,观察活动效果。在可视化的学习成果展示中观察——板演,学案投影展示,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课堂发言……,是怎么样一步步推进课堂,终至达成课时目标。
第三,观测活动的质量。(如何监测活动质量的高低?建立监测量表的话,可以有哪些角度?)
从老师角度看,在学生理解困难时,老师能随机应变,切分问题,降维难度,搭建扶助支架,支架的区分有高下;犯错的时候,老师能及时纠偏,用简练精到的点评引导学生,点评有高下;在学生思路没有打开,老师能发散思考,运用多种思维模型,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维模式运用的类型,有多少之别……
如何量化观察课堂,值得思考。
结语:
接近半个月的打磨,李老师和参与磨课的复旦、大坪中学,杏林中学老师们一起,共同深度生长出一堂好课。充分展示了渝中区风采!
另外,直到上课的前一天,在复旦礼堂调整PPT的王欢欢,继续在和复旦老师就设计的细节展开讨论;活动当天,主持汪煜杰在听现场沙龙时感叹李老师主持出的穿插的巧妙;课上了,工作室老师讨论才开始……
深度共生,渝中区老师们已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