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深秋那棵守望游子的柿子树

故乡深秋那棵守望游子的柿子树

作者: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来源:发表于2017-10-06 15:17 被阅读0次

故乡深秋那棵守望游子的柿子树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谨以此文献给生我养我的故乡和亲人们。

我的家乡是江南水乡里的一个小村庄,深秋的季节,携妻儿回家,清晨窗外可以听到麻雀追逐打闹的叽叽声,小院柿子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大柿子,鸡窝里不时传来母鸡下蛋的咯咯声,微风吹拂池塘的水面,激起了阵阵涟漪,田野里水稻害羞的低垂着沉甸甸的秸秆,乡间小路上长满了致密的茅草,草丛中的小青蛙欢快的蹦来蹦去,偶尔还会遇到水蛇和螃蟹,远处高山沉静肃穆的伫立着,仿佛在注视着这座古老村庄的时空变迁。

一、种地

“民以食为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村里的人们过得就是诗句里描写的生活。

那时,一年种三季庄稼,春天一季早稻,夏天收获后播种一季晚稻,秋天收获后再种一季油菜,来年春天金黄色的油菜花成为江南一景,勤劳的蜜蜂们不知从哪都冒了出来,嗡嗡的争相采蜜,累了就在村庄土坯房的墙壁缝隙里,找个自己的栖息地。小伙伴们童年的趣事之一,就是用小树枝把蜜蜂从墙缝里掏到小瓶子里,比赛看谁掏的多。当然,比赛完了,大家都把蜜蜂放回大自然。

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大人们种地还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到了夏天收获的农忙季节,家家户户卯足劲加油干,小村庄里热闹非凡。但凡懂点事的小朋友也会被父母要求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说看稻子晾晒时不被麻雀偷食,在家负责做饭烧菜等。

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放牛了。那时犁地都靠牛力,一个家族的几户人家一般都会共养一头黄牛或水牛,牵牛在田野小路上吃草的任务自然落到我们小朋友肩上。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们这些放牛娃们与耕牛相互作伴,一起漫步在长满丰盛水草的乡间小路上,构成了童年的美好回忆。

如今,家家户户都进城务工了,地都承包给了大户,过去的这番农忙景象便成了永久的记忆。

二、盖房

很小的时候,记得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砖瓦盖的平房,家里地面也是泥土地,房间里堆满稻米后,便成了老鼠的天堂。那时晚上睡觉,经常会被天花板上或者隔壁房间里的老鼠打闹吵醒,泥土的墙角边也经常会发现老鼠洞,如家里养只猫,那可是只真正吃老鼠的管用猫。

不知何时,村里掀起了一股盖楼房的“攀比风”,楼房事关自家“门面”,节衣缩食也罢,但必须在盖房上不能示弱。那时姑娘嫁到男方家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男方家有楼房。于是,没几年的功夫,村里的小平房都成了小二楼,加上周边的小院子,一个个都成了城里人艳羡的“小别墅”。

时过境迁,昔日的“小别墅”很多并没有成为孩子们娶妻生子的地方,大多去了周边的城镇买房,在村里住惯了,总向往城里的生活。于是,这些“别墅们”便成了上了年纪父母老人的守望养老之地。

三、过年

村庄里一年最热闹的莫过于过年了,这也是小朋友们最期盼的时候。杀猪、放炮、吹牛、赌钱、走亲、串友、……,一年的辛勤劳动在这浓浓的年味里,得到彻底的放松。

放炮是小朋友们最大的乐趣。那时大人们是没有钱给孩子专门买鞭炮玩的,于是孩子们便想出了自己的招。记得自己三十那天晚上夜不能寐,大年初一清晨三四点钟就有人家开始放鞭炮,于是在激动和兴奋中迅速起床,冬夜的寒意阻挡不住小伙伴们的热情。

小伙伴们在村子里不约而同的集合,顺着鞭炮声巡查谁家放鞭炮,一旦放完,争先恐后的捡起地上没有燃爆的小炮,高兴的踹到兜里,后面“省吃俭用”般的一个一个慢慢放,享受那鞭炮“噼啪”的震耳声。后来。大家嫌捡鞭炮不过瘾,有胆大的竟在鞭炮还在放的时候,就冲上前,用脚把鞭炮的火舌踩灭,剩下的鞭炮便成了自己的“战利品”,为此,没少挨放炮主人的一顿训斥和向父母告状。

四、水乡

江南鱼米之乡,自然就得说说那些被村子环绕或者环绕村子的水塘,面积大者称之为水沟,面积小者称之为池塘。

夏日的夜晚,父亲用手电照在近处的水面上,经常能发现野生的鲫鱼或鲑鱼在悠闲的游动着,父亲用自制的鱼叉一戳一个准,我便跟在父亲身后拎着装鱼的小鱼篓。一晚上收获颇丰,第二天中饭有鱼吃了。

小时候水塘里的水是很清澈的,夏天自然成了村里男女老少天然的游泳池。村里的小孩游泳不教自会,在炎热的傍晚,至今仍记得泡在水里那清爽的感觉。赤着脚踩在水底,经常有小鱼小虾“亲吻”你的小脚,直痒痒。沟两边的小伙伴分成两派,从沟底摸上淤泥,在手里搓成圆球状,作为自己的“手榴弹”,向对面的“敌人”扔去。

印象最深的要数潜泳。水沟两岸相距几十米远,憋口气、闭着眼,在神秘莫测的水底,从这岸潜泳到那岸,是考验小朋友们泳技的重要标准。水沟中间是比人深的,那种潜泳的感觉既勇敢又胆怯,勇敢的是下定决心必须潜到对岸去,不能让人笑话,胆怯的是在水底独自一人,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眼睛不能睁开,鼻子不能呼吸,只有耳朵能听到水流的呼噜呼噜声,尤其是那控制不住的思绪,想到水底会不会有吃人的怪物之类啊。还好,没有怪物,试过几次便壮胆,以后就逐渐不害怕了。

水也不总是好的,也有其可怕之处,因为村庄周边到处都是水塘,父母又没有那么多闲暇功夫照看小孩,就有小孩不小心玩水溺死的悲剧,所以,对于小孩在未学会游泳之前,禁止在岸边玩水是父母们最严厉的叮嘱。我小时候,父亲发现我未经允许在水塘边玩水,二话没说,拎起我幼小的身躯旋转180度,头冲下直接没到水里,一下、两下、……,我呛得哇哇大哭,父亲在旁训斥道“还敢不敢玩水?”从此,在未经父母许可情况下,我再也不敢擅自玩水。

五、教育

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是村里孩子们走向城市的阳光大道,但结果下来,只有很少数孩子能够走出乡村,绝大部分还是学业荒废,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留了下来。

我的父亲是位小学老师,非常重视我的教育,堪称严厉,仅举两例。

一例教育我犯错了要勇于承认错误。记不清小学几年级了,一次放学路上,和几个同学嬉戏打闹,闯入路边的油菜花地里,弄倒了一片油菜花,正好被田地的男主人抓个正着,扣了我们的书包,让父母回头来领取。我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回家向父亲忐忑的告知,父亲训完我后态度坚决,必须自己上门道歉、领取书包,他决计不会帮我去领。于是,我万般无奈,怀着一颗无限懊恼后悔的心,十分不情愿的来到那主人家,坦诚的承认错误,要回了自己的书包。这种心情至今仍清晰难忘。

再一例教育我凡事只能靠自己。上小学时,父亲在学校让我只能称呼老师,回家的几里路程也是自己走回去,父亲虽然骑自行车回家,但从来没有带上我一起回家。记得一次狂风大作、风雨交加的下学路上,我孤身一人撑着把小雨伞,浑身淋透,十分寒冷。这时后面传来骑自行车的声音,一看是父亲,幼小的心灵一阵激动,仿佛来了救星,想着这回他得带上我一起回家了吧,可心狠的父亲就当没看见我,像平时一样,头也不回的就从我身边骑过。那种委屈的感觉至今难忘,心想这还是我的爸爸吗?十分无奈的回到家,母亲见状,心疼不已,和父亲一顿好吵,可父亲就是倔强的不改初衷。

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竟慢慢的能理解父亲了。

六、孤守

在村庄里,父母对子女毫无保留的付出,老了有时竟独守小屋,我奶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奶奶今年88岁,养有3儿3女,一辈子为了子女,操劳终生。和爷爷一起,抚养3个儿子相继成家立业,进城的进城,盖楼的盖楼。爷爷早逝,奶奶到了本该享福的年纪,却在村里新盖了间自己的小屋,生活自理、轻松自在、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这么倔强。

还有一类孤守,就是儿女远走高飞,但父母还留守故里,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儿女有出息了,自然是父母们心中的骄傲,可逢年过节,盼着儿女们回家团聚的心情,又让他们备受煎熬。尤其看着别人家儿孙满堂,自己家冷冷清清,难免悲伤落寞,有时靠养狗养猫,让家里还有生灵活物,排解思念和寂寞。每年因为各种原因,总是和孩子相聚少、分离多。真正到团圆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们才发现父母真的老了。

这就是父母这辈们的无私付出和牺牲,正如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七、勤劳

以前村庄里的人们以种地为生,如今各种工厂开到了村庄旁边的市郊,骑电摩托就能早出晚归,给进城务工创造了前提条件,加之辛苦一年种地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家家户户的男人们、女人们都成了“农民工”。

不说家里顶梁柱的男人们,“勤劳致富”这四个字尤其在女人们身上更体现的淋漓精致。我二舅和二舅妈前几年在村边高速上当养路工,后因为年龄原因,不能继续再干。二舅留守在家,照顾上学的孙子,二舅妈毅然决然的在城里饭店里找了个洗碗的工作,一天100元,一月只回来四天,其它时间都是住在饭店宿舍,舍不得多回来一天。今年,二舅妈65岁,二舅73岁,老了竟还两地分居。

我的母亲更是典型,大半辈子种地为生,前几年在一个小工厂找了个工作,每天60元工钱,50多岁时尝到了打工挣钱的感觉,每个月一天都不肯多歇,是工厂里出勤率最高的员工,经常一月只歇1-2天。干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受到师傅多次表扬。今年更是为每天涨了7元工资欢欣鼓舞,成为我们家工作热情最高的一位,下定决心干到65岁才休息。

想想二舅妈和母亲,想想村庄里每家每户的女人们都这么打拼,有时都觉得自己汗颜,哪有理由不努力?!

八、生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又有一代人的宿命,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在这个静谧的小村庄里不断演绎着。

奶奶成了她那一辈唯一还在的老人。每次回家,奶奶都会担忧的问我同样一个问题:“如果哪天我走了,你会不会回来参加我的葬礼?”每次我都会回答:“肯定会!奶奶您别瞎说,我觉得您能活到100岁!”

和奶奶一辈的老人,前几年竟纷纷离去,有忍受不了大女儿去世,喝药水走的,有子女不孝,疾病缠身、痛苦离开的,也有安度晚年、安然离开的。……

就连父母这辈、年级稍长的一些,也有因为疾病、事故离开了人世,有得癌症的,有在工地上上厕所心肌梗塞的,有脑梗塞卧床几年的。……

先辈们的逐渐离世,初生婴儿的呱呱坠地,便构成了这座小村庄的生命传承和轮回。

以上便是我一个他乡游子眼中、心中的故乡,在我三十年的记忆中,没有沧桑巨变,只有静水流淌,时光仿佛那微风吹拂水面的涟漪,慢慢的向前流逝着。

“桃花年年何相似,人面岁岁不相同”,变得是人面,不变的是远处的高山、近处的水塘,还有家家户户庭院里那棵守望深秋游子归来的柿子树!

相关文章

  • 故乡深秋那棵守望游子的柿子树

    故乡深秋那棵守望游子的柿子树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故乡与游子

    故乡与游子 /深山老林(千年桃妖) 守望的故乡 倍受思念煎熬的故乡 昼夜不停 呼唤着四面八方 天涯海角的游子们 每...

  • 自然之美

    那是2017年的深秋时节,办公室窗外有一棵柿子树,正好那棵高高的柿子树的枝头结满了橘红色的柿子果实,这一幅画...

  • 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故乡是古人眼中,远方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故乡是游子眼中,心心念念那份企盼;故乡是老人眼中,落叶归根的终生守望;...

  • 红满小院的归期

    农家小院里 满院的红辣椒 暴晒秋天的阳光 这一切 被老屋后面 那棵挂满枝头的柿子树 俯瞰满怀 为了游子返乡的布局 ...

  • 有温度的城市|郑州小镇

    时至深秋,愈发想念故乡的满地金光,想念故乡的瓜熟蒂落,更想念母亲厨房的柿子饼。小时候村里有一颗巨大的柿子树...

  • 秋思乡

    夜来寒露冷凝霜 霜打草木凋零光 独在异地游子心 深秋时节思故乡

  • 那棵柿子树

    又逢金秋时节,马路边上时常会碰到卖柿子的人,一枚枚柿子被稳妥地装在藤编筐里,阳光下橘红色的它们显得可爱又敦厚,但记...

  • 那棵柿子树

    晚上回家,发现从如皋老家带回无锡的柿子慢慢成熟,挑了一个洗净,灯光下晶莹剔透,黄里透着微红的外皮下面隐约可以看到里...

  • 那棵柿子树

    今日晨起,小区漫步。秋日的早晨,天清冷清冷的,空气中夹杂着潮润润的湿气,裹紧衣服,快走,即刻回家。 猛然,眼前一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深秋那棵守望游子的柿子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f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