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问题:“这两天你不经意间的反思、收获是什么呢?”
<问题说明>
习惯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纯行为类的,一类是思维类的。
比如每天清晨跑步5公里,是一个单次的行为类习惯,比如上班爬楼梯、乘扶梯的时候双腿原地跑、办公休息段的时候做手指操,已经成为这个人的运动思维类习惯了。
行为类习惯是知其然,思维类习惯是知其所以然,可以举一反三。
行为类习惯是外在的,思维类习惯是融入骨子里的。
行为类习惯容易养成,思维类习惯养成更难一些。
行为类习惯和思维类习惯的关系,如同冰山模型水上的专业技能和水下的基石能力(软实力)一样,人和人长远来看的差别在乎思维类习惯的差别。
比如当复盘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了,就已经跳脱出PDCA之类的方法,而是随时随地随事皆可盘了。
磁石今天无意间的收获
下午3点照例出去到郊野公园日行一万步。
出去的时候,顺手抱着刚到货特别想读的《这才是POA》(注意,不要想歪了,不是PUA),这是讲如何提升组织凝聚力达成目标的一本书。在公益组织里,比如拆书帮,更需要内在的一致性,而公司权责那套是很难行得通的。吸引我的点是POA思维既简单又深刻。
我是属于学者风格的人,自己搞研究一流,搞团队关系不行。不过现在这个时代,只闷头做事、没有团队是很难做成事的。So,无论怎样,也需要学习组织管理方面的思维工具。
今天的状态不好,跑10分钟一停,好在手中拿着《这才是POA》,看完一章后带着思考继续跑。就这样,跑10分钟停下来看一章,如此不经意的跑了5个循环。
前8000步是靠读书吸引,过了8000步之后,进入“愿意”的状态,可以不看书完成后面的步数,甚至可以超出一些。就这样,不知不觉就把一万步跑完了。
事后有两点反思:
* 习惯养成很多时候在那个转折点(我愿意)之前夭折了,前面的一点点阶段性奖励引导太重要了。
** 阶段奖励和最终目标的一致性很重要,不然容易成为毒药。日行一万步(培训师需要的好身体)+组织管理(培训师的好团队)是非常一致的,是相得益彰的。突然想到经典失败的案例,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以玩游戏/金钱作为奖励,但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孩子糊弄完成作业为了玩游戏,要么是一旦奖励停止孩子立马撂挑子不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