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普通的农村娃

普通的农村娃

作者: 小鼻子象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3:43 被阅读0次

    回忆,总会从童年开始。

    在开始写童年往事之前,我试图尽力回忆起童年的经历和趣事,但存在记忆里的童年影子,却实在少得可怜。人人都说”美好的童年”,但实际上幼年的记忆或者记忆重点与成年有很大差别,能够留存的就更少了,所谓的“美好的童年回忆”,更多的是用于和现世的对比,感慨生活变迁、境况差异。

    我的童年往事,更多的是保留在父母那里,时常讲出来当做趣事而已,比如,调皮捣蛋、意想不到的举动……

    但总结下来,基本上属于普通人家普通娃的童年罢了。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我的家乡,一个沿海岛屿。这里除了海,大多都是山地,耕地很少,因此居民以渔业为主。在2000年以前,基本上就没有工业,甚至连轻工业都很少,据说全年税收还不如内陆一个较大规模的厂子。因为没有工业,污染少,记忆中生活的小山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加上交通不便,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和外界的联系,只有定时通航的摆渡船,高中毕业之前,从未离开本岛,因此,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基本就停留在书本报纸、电视上了。在这里,我生活了17年,直到考上大学,之后就只在大学寒暑假、工作后的节假日,回到这里,长待的日子少之又少。

    在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海岛上,注定童年是贫瘠的。

    我生于80年代初期,还是记工分的年代。那时生个娃,可不像现在这么金贵,该上班上班、该出工出工,顶多把你往那一扔,有个人照看就行,随你满地爬。父母去出工干活,3~5岁的小孩只能在家到处爬,经常被挂在或夹在篱笆上哇哇大哭。

    因为耕地少,加上大部分是围海填土出来的地,只能种些地瓜、花生、小麦、蔬菜等常见作物,产量又少,大米依赖“进口”,粮食基本上是无法自足的。花生已经算是美食了,那时的粮食基本都上交,想吃点花生是很奢侈的事情。花生从地里拔出来,运到各自家里,再一颗一颗地摘下来,然后晒干上交。因为嘴馋,有次大人在在摘花生,我趴在装花生的篮筐想吃花生,结果把只装了一小点花生的框给弄翻了,下巴还磕在沿上弄破了。篮筐都是竹篾编织成的,沿上都会有那种尖刺,至今下巴还留着当时刺破的伤疤。

    小时候地瓜是主要的粮食,基本作为一年四季的主食。劳动人民在吃上面的智慧一点不比劳动创造时差,地瓜可以切成一块一块和清水煮着吃,可以加点大米做成粥,还可以精加工,生的搅成泥洗出水来沉淀晒干做成淀粉,或者切成片、条状,晒成干;熟的打成泥再赶成像饺子皮一样的形状,包上菜馅,可蒸、煮、炸,是每逢年节的美食。为了能够长期保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地瓜,当地人会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先用沙子把地瓜埋起来,再敷上土,随吃随挖,能保存大半年,至今没搞明白为啥埋在土里不长芽,可能是海沙的缘故。

    大米是稀缺的,据说我妈生我坐月子的时候也难得吃上几次,我小的时候顶多喝点米汤。

    地瓜养成了我童年的味蕾,现在还以能吃上这些地瓜美食而倍感欢欣。每每回乡,总要喝上几顿地瓜粥,带些地瓜、地瓜干、地瓜淀粉回城,这些已然成为我的家乡土特产。

    很多从农村出来在城里打拼的城市移民,为啥对家乡的土特产情有独钟,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承载了童年的味道吧!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我中华民族都是人多、地少,不是琢磨出各种吃法,哪能人口不断增长,形成我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四条腿的除了椅子,其他都能吃”,只要是列入可食用名单,都能给吃灭绝了。

    渔村里,虽然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但靠海吃海、靠山吃山,穷得只好吃海鲜,还不至于饿肚子。家里地少,生活来源主要靠打鱼,但不是有船出海捕鱼的那种,只是“淘小海”,在近海结网、利用涨潮退潮进行捕鱼。辛劳的父亲,靠着结网捕鱼,雨里来风里去,付出无比的艰辛养活了一大家子,并且还供我们上了大学,实属不易。

    印象中,家里日常三餐,基本是粥+鱼类,青菜较难见到,特别是冬天。鱼、虾、蟹等是要优先卖掉的,因此留给自家吃的就是个头小或当天没卖完的。渔村是不卖隔天的鱼,顾客基本都是当地人,剩下的第二天是没人要的。因而即使是卖剩下的,也比大城市超市里卖的要新鲜太多了。有时候也会经常感慨,都想着往城里挤,但城里人吃的东西实在是差,工业化食品加工的后果就是让食物丧失了很多本原的味道,看似精美实为糙物。

    鱼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清蒸或者红烧。小时候酱油还属于比较稀缺的,因此基本上就是煎一下,加点水、加点盐,很清淡,营养又健康。靠着地瓜粥、水煮鱼,我度过了童年、少年,直到离开小岛外出求学。

    小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或者还可以说有点穷,因此在穿上面的支出很少,平时穿的大都是改的大人的衣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可能会做一套新衣服。鞋主要穿绿色的解放鞋,直到上了中学,才穿起了回力鞋。一般会物尽其用,鞋破了补一补继续穿,直到实在补不了了或者穿不下了才作罢,基本上到了最后,鞋面上满是补的针眼,很难看到一小片完整的鞋面,鞋底能累上好几层橡胶底。

    80年代,一个普通的农村娃,基本上没有照相的条件,记得从初中开始,才有了一些生活照片,因此童年的长相、衣着,已经难以回忆了。不像现在,基本人手一部可照相手机,时刻可以记录影像,为将来留下满满的回忆。不过,估计那时也不会考虑什么衣服的款式、搭配了,有穿的就不错了。记得小时候的衣服都是自家或请村里裁缝做的,不像现在买的是成衣。自己买布,然后量好尺寸,用粉笔在布上根据衣服款式画好线,裁剪好,然后用缝纫机缝好,衣服就做成了。款式简单的衣服省布料,估计小孩子们穿的都是基本款,能攀比的就只有颜色了。我妈也算是个能工巧匠,家里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她做的。70年代,结婚标配的三样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缝纫机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家里重要的生产工具,而且自动化程度最高,除了做衣服,还用来缝补渔网。

    直到上了初中,学校发了校服,我才开始穿起有款式的成衣。一套校服,从初一穿到初三,高中也是一套校服,也是一穿三年,到最后都是补丁累补丁,特别是屁股和胳膊肘的位置。现在想想也很神奇,那么多的补丁,也没觉得难为情,估计心思没有在那上面吧,有穿的就行,哪还会去考虑这些。不像我家小孩,三岁就开始挑衣服颜色、款式,不合心意的绝不穿。环境造化人啊!

    初三的时候买了一件夹克,我一直穿到大学,直到工作后才扔掉不穿。随着身高长了,衣服也不断被撑大,一直能穿,也算是有趣的事情了。这种习惯,一直养成到现在,算是勤俭节约了,衣服能穿的会一直穿,即使褪色泛白,只要合身就行,旧衣服已经磨合得很好了,穿着舒服,反而新衣服穿着总会觉得那里不得劲。

    我是在祖屋出生的,那时候是一大家子住在一块。我的父亲共有5个兄弟姐妹,加上我的爷爷奶奶,十多口人住在一栋一层半的房子里。所谓的一层半,是因为第二层的层高不但较矮,而且是瓦做的顶,中间高、两边矮,类似阁楼,搭个楼梯,住着未成家的叔叔。一楼四间房,三个兄长各分一间,小的只能分阁楼。在农村,成家后一般就要分家,因为家里不富裕,我父亲当时据说除了分到的那间屋子,没有啥其他家当,全靠白手起家。我差不多4岁的时候,我父亲攒了些钱,寻了一块地方盖了一间房子,我们才搬离了祖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通的农村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i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