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2
周末想着没啥事,就打算和小洪同学一起看场电影,搜寻了一番,发现《百鸟朝凤》有9点多分,就决定去看了。一开始发现是叙事片,生怕我俩都会犯困,提前在星爸买了两杯茶提神呢。
故事以天鸣作为第一叙事主角,刚满十三岁,他爹游大叔就带着他逼着极不情愿的他,翻山越岭过几条村庄拜见琐呐王焦师傅,还得托村长才能带天鸣去见焦师傅,一见面立马掏烟,极尽一个庄稼人本能去各种讨好,就是想让焦收儿子为徒学吹琐呐。
天鸣一个有情有义、憨厚老实的农家娃,游大叔早年没能当上琐呐匠,把希望放在了儿子天鸣身上,这样的开端注定天鸣一开始是非常排斥吹唢呐的,可被逼无柰,也硬着头皮学着。学到后面,天鸣发现自己爱上琐呐,焦师傅也看得出他把琐呐吹到了骨子里了。这也是最后选他作为接班人的理由之一。
焦师傅是一个有原则有洞察力的资深匠人,因为天鸣的孝心把他留下,因为天鸣的忠厚老实、踏实肯干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而没有选择天赋更好,更加聪明机灵的蓝玉。因为有原则守原则不会因为金钱利益等缘故把匠人的精神准则破坏掉,最后作为一个匠人的坚守,生命的最后时光,宁愿把唯一值钱的老黄牛卖了也要让天鸣把琐呐班维持下去。心里那份坚守,即使注定没什么结果,也至死不弃。
琐呐匠从一个备尊崇,要行接师礼,坐着太师椅,有自己的匠人守则的职业,在短短不过几年之间,被新式的西洋乐队挤占得几无生存空间。诗和远方的希望渺芒,眼前的苟且视乎也难以为继。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从《百鸟朝凤》里面看到了许多传统行业的缩影,没有什么职业什么行业是可以永保稳定安全的,有时候突如其来的一些冲击,包括新技术,人们观念的改变都足以让原本风光无比的职业行业,变得暗淡无光。
最后,想起之前和一个高人聊天,他说从古至今,有两类人是一直很吃香的,一类的算命的,一类是救命的;他的底层逻辑就是人是怕死的,人是怕穷的。这说有些道理,可是放到时间轴上来看,其实面对自己的职业事业,唯一不变的就是随着社会大趋势,随时作好调整方向的准备,而不是守着一曲百鸟朝凤不放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