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的人们,不再追求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更多的人把生活的目光放在了最简单的生活之中。和每一个人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叫做美食。很多人为了吃美食,不惜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尝一尝那心目中不曾遗忘的人间至极。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美食在时代的日新月异中,慢慢的变了味道,更多的人开启的则是为了美食而去美食的寻觅之路。
我喜欢美食,或者说我喜欢吃。作为一个吃货,当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认可的味道的时候,我一定会去为了品尝这个味道,而忽略掉其他的东西。时间不会是问题,大不了起早床早点出门;距离更不会是问题了,最多也就是转几道车走的路稍微远一点而已。因此,在我看来,对待美食有时候更是一种生活一种态度以及一种追求。
现在的人好像都很喜欢吃,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十足的吃货。每天的朋友圈里,吃也占据了最多的视线和目光。翻一翻微博看一看抖音或者其他的各种APP,除了看上去差不多的网红脸,然后便是各种各样的网红美食。偶尔和朋友在路上行走,看着那些网红美食店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我和朋友都会对望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摇摇头选择离开。
我是吃货,我追求吃的那种幸福感,但是我不喜欢人云亦云,也不喜欢听别人告诉我说哪里的东西好吃等到过去之后看到的却是等待着的人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但是对我来说,这种排队等待的时刻,能够让我对美食的期待一点一点的下降,最后扭头就走。我也不明白为何作为一个吃货,对于网红美食我总是不那么在乎,但是我知道美食于我永远都是不会放弃的一种生活态度。不论是美食本身,还是和美食有关的书籍,我同样都会选择自己看着就觉得喜欢的那一类。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4020/89be14e2ef1776a3.jpg)
看《山家清供:人间有味是清欢》真的是纯属于一个意外。首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人间有味是清欢。总觉得这一句话,让人生变得缓慢而悠长,而人生的度过方式应该也是如此吧,认真而执着的,带着一点点的平淡带着一点点的滋味。拿到书首先闻到的是属于刚刚印刷出来书本特有的油墨香气,忽然觉得这样的书看多了我是不是也就充分的能够沾染上那些油墨香气变成一个有香气的女子呢?
翻开书,首先讲的是关于梅花的美味——从前的人,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个季节之后,梅花在杯子里重开那一刻的清香。看到这里,想一想现在正值梅花怒放的季节,我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只期盼能够找到一棵好的梅花树,去采摘几朵梅花来做成花茶。只是,蠢蠢欲动的仿佛永远都只是我的心,看着梅花怒放在枝头,我忽然觉得还是就这样比较好。大不了我躺在梅花树下,清酌一壶小酒,感受着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忽然而然的,明白了那么一句“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除了吃,我偶尔也乐忠于自己在家里做点小食,然后喝着咖啡晒着太阳打磨时光。做美食的过程,有时候很枯燥有时候却感觉每一步都能够体会到平日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惊喜。不同的美味,需要用到的材料不同,需要自己去分辨如何才能做出更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我们家的饭菜,总是有人会夸赞好吃,虽然在我看来这一声好吃更多的是属于人与人交往之间的一种礼貌,但是看了《山家清供》之后我才发觉,也许只是他们在家里把烹饪的时候把这件事复杂化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774020/2461e5d95aa73106.jpg)
“山家”是指山野人家,“清供”是指清淡简雅的食物。林洪的这本《山家清供》,写了菜谱写了生活,更写出了“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看这本书,适合在温暖的午后,煮一壶小酒凉拌一点小菜,或者煮上一壶茶然后拿着这本书打磨精致的时光。看书的同时修身养性大概也是一种让人无法体会的人生吧。
虽说《山家清供》属于一本菜谱,可是这菜谱又包含了人生中许多他人无法获得的感悟,民以食为天什么样的食才能称之为最好的食呢?顿顿吃荤最后顶多把自己吃成一个油腻的大胖子而已,因此美味的食材有时候保留住它的本色味道才是人间至极。
想起每次在家做菜,因为父母年事已高,所以对于烹饪我一般都只会点上一点盐来增加一点咸味。想来也是因为我只保留了各种菜品最原始的味道,大家才会说我家的饭菜总是最好吃的吧!青菜清炒出来的色泽通透明亮,吃在嘴里都是各种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想想也是满口无尽的回味啊!又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次品尝泥蒿这个菜的时候我是那么的不喜欢,可是慢慢的我却发现这满满的泥土清香真的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一种美味。
读一本书,养成一种更好的生活习惯,做一个追求本真味道的吃货,去了解每一种美食背后的故事,这大概就是林洪教给我们的最简单的一种人生生活之理。想想,真的挺好的。
网友评论